-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下肢出現血點以及膝、腳關節疼痛,可能由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感染等因素引起。 1.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由于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滲,產生紫癜。可伴有關節腫痛、腹痛、血尿等癥狀。治療常使用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維生素 C 等。 2.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數量減少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出現皮膚瘀點、瘀斑,也可能有關節疼痛。治療藥物有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3.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結締組織炎癥。多因 A 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關節疼痛是其主要癥狀,還可能有皮膚環形紅斑等。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4.痛風:由于尿酸代謝異常,尿酸鹽沉積在關節處,引發炎癥。除關節疼痛,還可能在皮膚處有結節。治療藥物包括秋水仙堿、別嘌醇等。 5.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導致下肢出現血點和關節疼痛。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相應的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 出現下肢血點和膝、腳關節疼痛,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4-12-13 06: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一般還是選擇藥物治療,常用的有息斯敏、撲爾敏、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祝您早日康復!
2015-12-05 10: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