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歲女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如何治療
您好!我是湖南邵陽人,我的母親今年53歲,體質一直不是很好,在三個月前被診斷為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已陸續在市中心醫院住了三次院及輸血三次,最近一次甚至還出現休克狀態且出現脊椎骨脫落,打針服藥后仍出現行動不便,現已出院8天在家休養。卻只能躺著在床,如果一坐起來頭暈歷害且心悸,所以吃飯也只能喂她??粗鴭寢屝量嗔艘惠呑?,如今卻被病魔折磨成這樣,做兒女的感到非常心疼。然而我及我的家人很無助,該如何才能讓媽媽好起來?我及我的家人懇切能得到您們的幫助!另,關于母親的病情,我個人的想法是:因為她目前體質相當弱,能否先通過某些藥物及輸血將她目前這種體質改善一段時間,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移植骨髓。然而對于該如何改善,該如何做,吃哪些藥,卻沒有這方面的信息!懇求您們的回復!十分感謝!禮!顏助樂敬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輸血治療、免疫抑制治療、骨髓移植等。對于體質較弱的患者,需要綜合考慮病情和身體狀況制定治療方案。 1. 疾病原理: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骨髓造血干細胞數量減少和(或)功能異常,引起全血細胞減少。 2.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環孢素、雄激素(如司坦唑醇)、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這些藥物可以調節免疫系統,促進造血功能恢復。 3. 輸血治療:當患者貧血、出血等癥狀嚴重時,輸血可暫時緩解癥狀,但不能根治疾病。 4. 免疫抑制治療:適用于年齡較大或不適合骨髓移植的患者,常用藥物有抗胸腺細胞球蛋白等。 5. 骨髓移植:是根治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方法之一,但需要找到合適的供體,且患者身體狀況要能耐受手術。 6. 生活護理: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保證營養均衡。 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同時加強護理。建議患者在正規醫院血液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2024-12-13 01: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因為病情不同用藥也會不同。
2015-12-05 19: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一種多能干細胞疾病。臨床上常出現較重的貧血,感染和出血?;颊咭郧鄩涯暾冀^大多數,男性多于女性。病因約半數以上病例因找不到明顯的病因,稱為原發性再障。部分病例顯然由于化學、物理或生物因素對骨髓的毒性作用所引起,稱為繼發性再障。最常見的原因是藥用工業或生活中接觸到化學物質的中毒或過敏,其次是各種形式的電離輻射,較少見的病毒感染和免疫反應等.癥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進行性貧血,出血及感染,其輕重與血細胞減少的程度及發展的速度有關。疲乏、軟弱無力、皮膚粘膜蒼白等貧血癥狀,皮膚、粘膜瘀點及瘀斑、齒齦出血、鼻衄、女性患者有月經過多、還有口腔、肛門周圍、皮膚和上呼吸等感染癥狀。一般無淋巴結和脾臟腫大,反復感染及長期多次輸血亦可使脾臟輕度腫大。一、急性型:多數起病急,癥狀輕重,早期突出的癥狀是感染和出血。高熱、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潰瘍、皮膚感染、肺炎均較多見,重者可因敗血癥而死亡,皮膚瘀點、瘀斑、鼻衄、齒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經過多等出血癥狀較多見。這類病例病情險惡、病程短促。二、慢性型:大多起病緩,主要的表現常常是倦怠無力、勞累后氣促、心悸、頭暈、面色蒼白。如有出血亦較輕微,內臟出血較少見。感染、發熱一般較輕微,出現較晚,治療后較易控制。肝、脾淋巴結均不腫大,但晚期病例偶有脾臟輕度腫大,病程較長,患者可以生存多年,病情逐漸好轉甚至接近痊愈。部分患者轉變為急性型。檢查一、血象:全血細胞減少為最主要的特點,但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程度不等。二、骨髓象:急性病例的骨髓穿刺物中骨髓小粒很少,脂肪滴顯然增多,鏡下,骨髓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有核細胞顯著減少,主要是粒及紅系細胞減少,巨核細胞減少或消失。淋巴細胞比例增多,非造血細胞如漿細胞、組織細胞和組織嗜鹼細胞增多。三、骨髓活檢:骨髓活檢病理切片上造血組織顯著減少,代替以脂肪組織,其間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組織細胞分布在疏松的間質中。治療一、防止濫用對造血系統有損害的藥物,特別是氯霉素、保泰松等一類藥物,必須使用時,加強觀察血象,及時采取適當措施。二、長期接觸能引起本病的化學、物理因素的人員,應嚴格執行防護措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有害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污染周圍環境。
2015-12-05 15: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2015-12-05 12:3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強的松+康力龍+一葉秋堿+再障生血片+碳酸鋰+環孢菌素A+氨肽素其中環孢菌素A用藥2周到數月為1療程不等。其劑量為300-450mg/天,分2-3次口服。
2015-12-05 03: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