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小孩溢奶加重,著涼用藥無效咋辦
小孩現在兩個多月了,一直都有溢奶的現象,現在更嚴重了.有可能是著涼引起的.也在附近的醫(yī)院開了藥,沒啥用/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兩個月小孩溢奶加重,著涼用藥無效,可能是喂養(yǎng)方式不當、胃食管反流、消化不良、腹部著涼、胃腸道感染等原因造成的。 1.喂養(yǎng)方式不當:喂奶時姿勢不正確、喂奶過快過急、喂奶量過多等,都可能導致小孩溢奶。建議調整喂奶姿勢,讓孩子頭部稍高于身體,喂奶后及時拍嗝。 2.胃食管反流:小孩的食管下括約肌發(fā)育不完善,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可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保持孩子上半身抬高。 3.消化不良:孩子胃腸功能弱,消化不好易溢奶。可適當減少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數。 4.腹部著涼:注意孩子腹部保暖,可使用柔軟的肚圍。 5.胃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胃腸道也會引起溢奶加重。需就醫(yī)明確感染類型,針對性治療。如病毒感染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細菌感染可能會用到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等。 總之,兩個月小孩溢奶加重的原因多樣,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情況,必要時及時帶孩子到正規(guī)醫(yī)院兒科就診。
2024-12-13 07: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這個若只是單純性的吐奶,而沒有其他發(fā)熱,腹瀉,腹脹等癥狀,吐的量還較少也不是噴射狀.那么就不是病理性的嘔吐,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或是喂養(yǎng)的方法不當造成.由于孩子的自身的生理特點,可能是生長發(fā)育較快,經常自己用力,那么就容易溢奶.另外吃奶過快,過多,也會造成溢奶.一般將孩子豎起或趴在大人的肩上,輕拍背部讓孩子打嗝將胃內的氣體排出,再讓其睡在床上.若是吐奶前有不適癥狀,比如躁動不安,或調整喂奶方法后仍無效,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排除某些疾病,或先天畸形以作早期治療.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注意孩子的體制鍛煉.注意防寒保暖.
2015-12-06 08: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有的孩子在吃奶時突然中斷吮乳,表現煩躁不安,兩手握拳,啼哭不停,面紅耳赤或面色蒼白.不少家長對此茫然不解,束手無策.這在醫(yī)學上被稱為嬰兒吞氣癥.嬰兒在吮奶時吸入了大量的空氣,吞下的空氣聚集在胃下部,奶液則留在胃上部,空氣不能及時逸出,而進入小腸和大腸,使腸壁肌肉產生陣發(fā)性痙攣,引起腹部不適或劇烈腹痛.孩子在吃奶時怎么會吞入大量空氣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條.·母親的奶頭括約肌過度緊張,出奶太慢,或者奶頭太短甚至內陷,小兒吃奶時不易吃到奶,于是用力吮吸,在此過程中就吞入了大量的空氣.·有些家長喂奶姿勢不當,奶瓶斜著,奶嘴沒有充滿乳汁,小兒在吸奶過程中,同時也吸入了大量的空氣.嬰兒吞氣癥多見于性子急躁,3個月左右的男孩子.在哺乳中,突然中斷吮奶,煩躁不安,兩手握拳,兩臂屈曲,兩腿伸直,全身用力,同時面紅耳赤或面色蒼白,哭鬧不停.也有的孩子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高聲尖叫,頭向后仰,輾轉不安,面色蒼白,滿頭大汗,手腳發(fā)涼,吐奶不止.發(fā)病時孩子腸鳴音亢進,放屁頻頻,放屁后小兒大多恢復正常.吞氣癥發(fā)作時可用濕熱毛巾外敷孩子腹部或者輕輕按摩腹部,一般會很快緩解.大部分患兒出生6個月后癥狀會自行消失.預防嬰兒吞氣癥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吞氣癥好發(fā)于性情急躁的孩子,喂奶前應給予精神上的撫慰,使其情緒穩(wěn)定,不要在孩子哭鬧,情緒激動時喂奶.·注意定時給孩子喂奶,飲食有規(guī)律,不要讓孩子餓得太久.·母親應檢查自己的乳頭,發(fā)現有異常,應及時糾正,為以后哺乳做好準備.有的孩子在吃奶時突然中斷吮乳,表現煩躁不安,兩手握拳,啼哭不停,面紅耳赤或面色蒼白.不少家長對此茫然不解,束手無策.這在醫(yī)學上被稱為嬰兒吞氣癥.嬰兒在吮奶時吸入了大量的空氣,吞下的空氣聚集在胃下部,奶液則留在胃上部,空氣不能及時逸出,而進入小腸和大腸,使腸壁肌肉產生陣發(fā)性痙攣,引起腹部不適或劇烈腹痛.孩子在吃奶時怎么會吞入大量空氣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條.·母親的奶頭括約肌過度緊張,出奶太慢,或者奶頭太短甚至內陷,小兒吃奶時不易吃到奶,于是用力吮吸,在此過程中就吞入了大量的空氣.·有些家長喂奶姿勢不當,奶瓶斜著,奶嘴沒有充滿乳汁,小兒在吸奶過程中,同時也吸入了大量的空氣.嬰兒吞氣癥多見于性子急躁,3個月左右的男孩子.在哺乳中,突然中斷吮奶,煩躁不安,兩手握拳,兩臂屈曲,兩腿伸直,全身用力,同時面紅耳赤或面色蒼白,哭鬧不停.也有的孩子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高聲尖叫,頭向后仰,輾轉不安,面色蒼白,滿頭大汗,手腳發(fā)涼,吐奶不止.發(fā)病時孩子腸鳴音亢進,放屁頻頻,放屁后小兒大多恢復正常.吞氣癥發(fā)作時可用濕熱毛巾外敷孩子腹部或者輕輕按摩腹部,一般會很快緩解.大部分患兒出生6個月后癥狀會自行消失.預防嬰兒吞氣癥主要有以下一些措施.·吞氣癥好發(fā)于性情急躁的孩子,喂奶前應給予精神上的撫慰,使其情緒穩(wěn)定,不要在孩子哭鬧,情緒激動時喂奶.·注意定時給孩子喂奶,飲食有規(guī)律,不要讓孩子餓得太久.·母親應檢查自己的乳頭,發(fā)現有異常,應及時糾正,為以后哺乳做好準備.要注意喂奶的方法與姿勢.人工喂養(yǎng)時,讓奶嘴充滿乳汁.母乳喂養(yǎng)時,母親不宜取臥位,而要采取立位或坐位.·每次喂奶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哺乳后應將小寶寶豎直抱起,靠在母親肩上,輕輕拍其背部,使吞入的空氣迅速排出,然后把寶寶放在床上,取右側臥位.
2015-12-06 05: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yī)師
安都衛(wèi)生院
一級
內科
-
新生兒胃容量小,剛出生后十余天每次只能容納1—2兩奶:食管發(fā)育比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聯接的賁門括約肌發(fā)育較差,較松弛,所以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塊易反流.而十二指腸和胃聯接的幽門發(fā)育卻比較好,極易痙攣,所以奶水不易進到十二指腸.由于胃的出口處緊而入口處松,所以,極易造成溢奶.雖然寶寶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也不能忽視,而是應該盡量避免溢奶的發(fā)生:1.注意喂奶的姿勢,母乳喂養(yǎng)時應讓寶寶的嘴唇完全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不要僅含住乳頭,這樣寶寶吸吮不易吞進空氣:2.人工喂養(yǎng)使用奶瓶時,奶瓶里的奶水應充滿奶嘴,盡可能讓寶寶吸吮時少吸進空氣:3.若寶寶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則每吸15—20口時將奶嘴移開,輕拍寶寶的背部以排除過多的空氣,休息一會后再喝.4.喂奶后將寶寶緩緩豎起抱住,頭靠母親肩部,輕輕拍寶寶背部,讓哺乳時吸入的空氣緩緩地排出.5.喂奶后不要馬上讓寶寶躺下,而應抱起他走走,不要過多翻動寶寶.6.按摩,撫觸,洗澡,喂藥等都應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過多翻動引起寶寶溢奶.7.易溢奶的寶寶睡姿以右側臥位為宜,因為右側臥位時胃的賁門口位置較高,幽門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較易通過胃的幽門進入小腸,可防止溢奶.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要立即去醫(yī)院診冶:1.吐奶并伴有發(fā)高燒,精神恍惚;2.吐奶并伴有痙攣:3.吐奶并伴有大量的血便:4.每次吃奶后都會噴水似的吐奶:5.因頭部受到撞擊而引起的嘔吐:6.吐奶不是由進食引起的:7.持續(xù)嘔吐,沒有小便.
2015-12-06 02: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溢奶屬于正常現象.喂奶前,不要讓孩子哭鬧.不要喂的太飽,可以在中間拍一下,然后再繼續(xù)喂奶.人工喂養(yǎng)的,奶瓶的孔不能太大,奶瓶要豎起來,便奶嘴里充滿液體.母乳喂養(yǎng)的,母親的飲食要清淡,均衡.不能太咸太甜.天氣轉冷,注意保暖.祝寶寶健健康康
2015-12-06 01: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嬰幼兒嗆風溢奶應如何處理 -
Q: 嬰幼兒溢奶的原因及應對方法是什么 -
Q: 嬰幼兒溢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Q: 嬰兒溢奶怎樣進行保健護理 -
Q: 嬰兒溢奶有哪些有效的治療辦法 -
Q: 溢奶有哪些具體癥狀表現 -
Q: 溢奶怎么辦 -
Q: 溢奶怎么辦 -
Q: 溢奶怎么辦 -
Q: 溢奶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