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歲男童晚上尿床白天正常是何因
患者:男,11歲。病情:從小開始,晚上如果家長不叫他起來小便,總會尿床。白天就沒有這樣的情況。但是小時候總是等到尿急了才上廁所,問他為何不早點上?他說現在才有尿。現在大一點,白天就好多了。但晚上還是沒辦法,有時是尿床后,他才知道。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11 歲男童晚上尿床白天正常,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睡眠過深、神經發育未完善、心理因素、泌尿系統異常、遺傳因素等。 1. 睡眠過深:孩子在睡眠中處于深度睡眠狀態,難以感知尿意,導致尿床。 2. 神經發育未完善:控制排尿的神經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有效控制夜間排尿。 3. 心理因素:緊張、焦慮、壓力等心理狀態可能影響排尿控制。 4. 泌尿系統異常:如尿道狹窄、膀胱容量小等,影響尿液儲存和排出。 5. 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尿床史,孩子出現尿床的概率可能增加。 總之,孩子出現晚上尿床的情況,家長不必過于緊張。建議先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如睡前少喝水、定時排尿等。如果情況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13 06: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您好:1.藥物治療 本病可隨年齡增長而自愈,不需進行特殊治療。病情嚴重可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常用丙瞇嗉.有效治療劑量為1—2.5毫克/千克體重。氧酯醒(遺尿丁)0.1克,每日2~3次或睡前服1次,對部分患兒有效。2.行為療法治療遺尿癥采用較多的是間斷強化法。方法如下:囑患兒睡在一特制床單上,床單內放置兩個電極,電極的另一端分別與電鈴及電源連接,患兒遺尿時可使電路接遁;電鈴響聲可喚醒患兒或父母。若患兒未曙,父母應喚醒囑其排尿。多次應用后可建立條件反射,一旦膀胱充盈,患兒能自動清醒并排尿。
2015-12-06 19: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概述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兒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間或夜間反復出現不自主的排尿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器質因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有關.本癥患兒直系親屬中常有遺尿病史.也有認為遺尿與泌尿系統解剖或功能異常有關,如膀胱須發育異常,膀胱容量減少或晝夜排尿節律改變等.據睡眠象實驗研究發現遺主要是發生在非快動眼睡眠期(NREM),同時本癥患兒睡眠異常腦電圖較為常見.有學者認為可能與中樞神經成熟延遲有關.多數學者認為遺尿是由于養育方式不當,缺乏衛生習慣的訓練和其他心理社會因素所引起排尿功能失常.癥狀遺尿癥多發生于5~10歲兒童,男孩較多見.臨床一般分為兩大類:①原發性遺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②繼發性遺尿:指患兒在5歲以內,曾有一段時間(約3~6個月)不尿床,爾后再發生遺尿者.與睡眠障礙有關的遺尿,絕大多數是屬原發性遺尿癥.本癥通常可自愈,隨年齡增大后遺尿消失,大多數在8歲以后就停止尿床.檢查須符合以下3項:①5歲或5歲以上(或智齡4歲以上)反復有不自主排尿(日間或夜間);②遺尿嚴重程度:5~6歲兒童,每月至少有2次遺尿,6歲以上兒童每月至少有1次遺尿:③不是由于神經系統損害,癲癇,軀體疾病或藥物所引起遺尿.治療針對遺尿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應避免用粗暴懲罰的態度對待遺尿的兒童.家長要幫助兒童樹立克服遺尿的信心,養成良好衛生的習慣,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適當控制睡前飲水,避免過分緊張疲勞.可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可選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治療5劑量為12.5~25mg,每晚睡前半小時服1次.如見效,可服2~3個月而后試行停藥.針灸,耳壓療法或中藥治療亦有效果.
2015-12-06 19: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治療遺尿只有從補腎健腦,調理脾胃,促進膀胱功能恢復,疏通營養神經入手全面調理身體,缺一不可,只有全面綜合治療了,我相信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治療需要服用“縮泉寶靈丹”系列藥品,一般一周就可以見效。治病要有信心,一定能治好。
2015-12-06 17: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概述遺尿癥是指5歲以上的兒童仍不能控制排尿,在日間或夜間反復出現不自主的排尿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器質因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有關。本癥患兒直系親屬中常有遺尿病史。也有認為遺尿與泌尿系統解剖或功能異常有關,如膀胱須發育異常、膀胱容量減少或晝夜排尿節律改變等。據睡眠象實驗研究發現遺主要是發生在非快動眼睡眠期(NREM),同時本癥患兒睡眠異常腦電圖較為常見。有學者認為可能與中樞神經成熟延遲有關。多數學者認為遺尿是由于養育方式不當,缺乏衛生習慣的訓練和其他心理社會因素所引起排尿功能失常。癥狀遺尿癥多發生于5~10歲兒童,男孩較多見。臨床一般分為兩大類:①原發性遺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②繼發性遺尿:指患兒在5歲以內,曾有一段時間(約3~6個月)不尿床,爾后再發生遺尿者。與睡眠障礙有關的遺尿,絕大多數是屬原發性遺尿癥。本癥通常可自愈,隨年齡增大后遺尿消失,大多數在8歲以后就停止尿床。檢查須符合以下3項:①5歲或5歲以上(或智齡4歲以上)反復有不自主排尿(日間或夜間);②遺尿嚴重程度:5~6歲兒童,每月至少有2次遺尿,6歲以上兒童每月至少有1次遺尿:③不是由于神經系統損害、癲癇、軀體疾病或藥物所引起遺尿。治療針對遺尿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應避免用粗暴懲罰的態度對待遺尿的兒童。家長要幫助兒童樹立克服遺尿的信心,養成良好衛生的習慣,加強排尿機能的訓練。適當控制睡前飲水,避免過分緊張疲勞。可采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可選用三環類抗抑郁藥,如丙咪嗪、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治療5劑量為12.5~25mg,每晚睡前半小時服1次。如見效,可服2~3個月而后試行停藥。針灸、耳壓療法或中藥治療亦有效果。
2015-12-06 14: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