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三十幾年,植皮后復發,原因及治療方法?
患著病情有幾十年,開始沒在意,前幾年做過一次植皮手術,又似乎有過痊愈,現在又復發,請問具體病情為什么,該如何治療病史:30幾年之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患者病情長達三十幾年,植皮手術后復發,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原發病未根治、術后護理不當、個體免疫狀況、感染以及生活習慣等。 1.原發病未根治:部分疾病根源較深,植皮可能僅處理了表面癥狀,未能徹底清除病因。例如慢性皮膚炎癥,若炎癥因子持續存在,就容易導致病情反復。 2.術后護理不當:術后傷口未保持清潔、過早沾水或受到外力摩擦,影響愈合,增加復發風險。 3.個體免疫狀況:自身免疫系統較弱,難以有效抵御病原體侵襲,影響皮膚恢復。 4.感染:術后傷口被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破壞皮膚組織的修復。 5.生活習慣:長期吸煙、酗酒、熬夜、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習慣,可能影響身體機能和皮膚健康。 總之,對于植皮后復發的情況,需要綜合分析各種可能因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并改善生活習慣,以促進病情恢復。
2024-12-13 04: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這種病是比較難好的。建議你,使用生肌散藥膏涂于患處,一日一次,就會好的。祝你健康。
2015-12-06 17: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老爛腿是脈管炎,糖尿病,靜脈曲張,深淺靜脈炎,血栓性深靜脈炎,淋巴管阻塞疾病發展到晚期出現的并發癥.也就是在患肢的小腿內側,外側,脛前,脛后,踝部出現的潰瘍.這種潰瘍的潰爛面大小不等,如不及時治療,潰瘍蔓延由小到大,可導致骨感染,最后須截肢.這也叫做臁瘡腿.臁瘡腿也是靜脈曲張,深淺靜脈炎晚期合并癥.由于迂曲的靜脈導致血流的動力學改變加靜脈炎癥變化,使得血流緩慢,阻滯,瘀血,血管壁增厚,內膜增生,管腔變窄或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壞死,而形成臁瘡腿.患了這種臁瘡腿之后,在沒有改善原發病的情況下,靜脈回流恢復正常之前是不會自然愈合的,而且只會逐漸加重.因為沒有改變靜脈加流的動力學,回流不暢,局部瘀血加重,缺血缺氧更為嚴重,壞死組織的潰瘍面只會擴大,不會縮小,這就是臁瘡腿為什么不愈合的原因.中醫認為該病是因氣血耗傷,脈絡不通暢,局部氣血運行失常,再加上濕熱,損傷,蟲咬以及濕疹等因素所致.建議中醫中藥外敷治療.用邱醫堂中醫傳統外科膏藥內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熱解毒;清除壞死組織,殺菌消炎.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快速生長.祛腐生肌.對糖尿病足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潰爛,褥瘡,老爛腿,骨髓炎潰爛,結核病潰爛,脈管炎潰爛等疾病療效奇特,對患者肝,胃,腎臟等功能無任何損傷,其療效高,無副作用.
2015-12-06 14: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娟明
蘇州市滄浪醫院
二級
胸外科
-
老爛腿:民間稱為“老爛腿”的病,主要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膚潰瘍.起病初,可能只是炎癥滲出,繼而發生潰瘍,老不見好,越爛越大,越爛越深,最終將皮膚全層爛壞.潰瘍周圍皮膚受影響,發生萎縮,顏色發黑,引起濕疹,不時脫屑,感到瘙癢.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頭,一旦發生潰瘍,骨頭就露出來,表面隨之發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有的病人幾年,十幾年久拖不愈,受盡折磨.老爛腿在醫學上稱為下肢靜脈潰瘍,是下肢靜脈的常見病,老爛腿為下肢靜脈曲張和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必須及早治療以防后患.中醫外科膏藥的治療,是根據患者的體怔,運用藥物集中的特點,將膏藥直接貼敷到患處.“用膏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為有力”.膏藥外敷可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使大量的壞死腐朽組織迅速脫落排除,新生肉芽隨著微循環的改善而迅速生長.由于膏藥用于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的藥物,通過皮膚軟組織的吸收,直達病所,并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拔膿排膿清除異物,迅速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增快局部血流,同時能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促使阻滯破壞的神經暢通,使氣血流暢,達到快速消除炎癥愈合傷口而痊愈的目的.不明之處可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2015-12-06 11: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臁瘡又稱深膿皰瘡,其炎癥較膿皰瘡深,形成壞死和潰瘍,愈合留有疤痕和色素沉著。中醫學之膿窠瘡與本病相當。但是中醫學中也有臁瘡,指的卻是慢性下肢潰瘍,與西醫學的臁瘡是兩回事。不過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好發于下肢。臁字原是小腿的意思。深膿皰瘡的病原菌多數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少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亦可兩者混合感染。營養不良、體弱、個人衛生狀況較差等常為本病的誘因。此外,本病還常繼發于疥瘡、水痘、糖尿病、蟲咬等病之后。方法一取位:患處操作方法:取煅甘石180克、煨寒水石45克、樟腦12克,分別研細末。再把豬板油90克熬化,加入黃蠟、白蠟各120克溶化,投入煅甘石及煨寒水石末熬煎攪勻成膏,取下候冷,加入樟腦末調勻,厚敷患處。l周換1次藥。此方適用于臁瘡久不收口。方法二取位:患處操作方法:取杜仲30克、冰片1.5克、爐甘石8克,分別研細末,用60克熟豬油調勻,敷于瘡面。每天換1次藥。方法三取位:患處操作方法:將橡膠適量燒成灰,加菜油調成糊狀,繼將瘡面用茶葉水洗凈,敷藥。每天換1次藥。
2015-12-06 0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