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嚴重時有哪些癥狀?
我最近不知怎么了,感覺食管里長了東西是的,吃東西就感覺胃疼,有點不消化是的,怎么辦呀,可是我去了醫院,醫生說我是食管炎,我想在這里咨詢一下醫生食管炎嚴重時的癥狀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食管炎嚴重時可能出現多種癥狀,如吞咽困難、胸痛、燒心、嘔血、食管狹窄等。 1. 吞咽困難:食管炎癥嚴重導致食管管腔狹窄,食物通過受阻,患者會感覺吞咽費力甚至無法吞咽。 2. 胸痛:炎癥刺激食管周圍神經,引起胸部疼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肩部等部位。 3. 燒心:胃酸反流加重,刺激食管黏膜,產生強烈的燒灼感。 4. 嘔血:食管黏膜損傷嚴重,血管破裂,可導致嘔血。 5. 食管狹窄:長期炎癥刺激使食管壁纖維組織增生,管腔變窄,影響進食。 6. 聲音嘶啞:炎癥累及喉部神經,可能出現聲音嘶啞。 食管炎嚴重時癥狀較為明顯,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較大影響。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抑酸藥(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等,同時注意飲食調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患者需到正規醫院的消化內科就診。
2024-12-15 2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內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發生的消化性炎癥。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連區高壓帶的抗反流功能失調,或由于局部機械性抗反流機制障礙。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和胰酶等物質損傷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癥、糜爛、潰瘍或狹窄。本病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也可單獨存在。主要癥狀為吞酸、吐酸、胸骨后燒灼不適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礙等。本病相當于中醫學“吞酸”、“吐酸”、“胸痹”、“噎食”、“噎腮”、“吐血”等范疇。其病是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和脾胃虛弱等。飲食不節可直接傷及食管與胃,并可助熱化火,化燥傷津,食管失于懦養,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濕生熱,濕熱蘊結,痰結氣阻,食道不利,胃氣不降,甚則上逆而發生本病。臨床常見的證型有:1.肝胃不和型:證見胸脘、胸脯灼熱或灼痛,胺悶反酸,吞噎食格,苔薄、脈弦。2.痰濕郁阻型:證見胸烷、胸膈灼熱或灼痛,脘悶泛惡,肢體困重,心悸頭暈,苔膩,脈滑等。3.胃虛氣逆型:證見胸脘、胸脯灼痛不適,吞噎食格,脘痞吐酸,納呆少食,面色蒼白,乏力,舌淡,脈濡弱。一、可選用的西藥1.抗酸劑:包括單一的或復方的堿性藥物,可任選一種或幾種聯合使用,8—12周為一療程。(1)氫氧化鋁凝膠劑:每次服用4—6ml,一日3次,飯前1小時和睡前服用,病情嚴重時劑量可加倍。(2)氫氧化鋁片劑:使用較少,服法為每次0.6—0.9g,一日3次,飯前服用。(3)復方氫氧化鋁:每次2—4片,一日3—4次,飯前30分鐘或胃痛發作時嚼啐后服用。(4)膠體次枸櫞酸鈕:每次1包,一日3—4次,化水沖服,飯前半小時和睡前服用。共用藥4—8周,一般用藥不要超過8周。開始下一個療程前的2個月內不要服用任何鉍劑。2.抑酸劑:是治療本病的主要藥物,但治愈后一旦停藥,癥狀可復發。因此長療程維持治療十分必要。維持治療的用藥劑量一般采用治療量的半量,維持地間愈長,復發率愈低。(1)西咪替丁:成人每次0.2g,一日3次,吃飯時或飯后服用,臨睡前再服0.4g,6—12周為一療程。兒童每日按每千克體重服用20—40mg,分次服用;也可于每日睡前頓服800mg。
2015-12-07 0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胸骨后燒灼感或燒灼痛者,可通過食管腔內pH測定、食管腔內測壓,以及胃-食管閃爍顯像,以確定有無GER。應用食管滴酸試驗,則可確定癥狀是否由GER所致。必要時可作食管內鏡及活組織檢查來明確診斷。
2015-12-07 00: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至食管內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發生的消化性炎癥。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一胃接連區高壓帶的抗反流功能失調,或由于局部機械性抗反流機制障礙。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膽鹽和胰酶等物質損傷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癥、糜爛、潰瘍或狹窄。本病常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或食道孔癌等病并存。也可單獨存在。主要癥狀為吞酸、吐酸、胸骨后燒灼不適感或灼痛,以及吞咽障礙等。本病相當于中醫學“吞酸”、“吐酸”、“胸痹”、“噎食”、“噎腮”、“吐血”等范疇。其病是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和脾胃虛弱等。飲食不節可直接傷及食管與胃,并可助熱化火,化燥傷津,食管失于懦養,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濕生熱,濕熱蘊結,痰結氣阻,食道不利,胃氣不降,甚則上逆而發生本病。
2015-12-06 15: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