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疾病治療中藥物效果不佳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如病情復雜、藥物不對癥、個體差異、用藥不規范、未配合生活調理等。 1.病情復雜:某些疾病本身較為復雜,可能存在多種病因或并發癥,單一藥物難以完全控制。例如慢性腎炎,可能同時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需要綜合治療。 2.藥物不對癥:沒有準確診斷病因,使用的藥物無法針對根本問題。像咳嗽,若由過敏引起,使用抗生素就可能無效。 3.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比如降壓藥,有些人對硝苯地平敏感,而有些人則效果不佳。 4.用藥不規范:未按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影響藥效發揮。 5.未配合生活調理:在治療期間,繼續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吸煙、酗酒、高鹽高脂飲食等,也會降低藥物效果。 總之,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復診,與醫生充分溝通,調整治療方案。同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體恢復。
2024-12-16 09: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您的診斷是明確的,屬于慢性結腸炎,需要積極的治療。您好,建議您去醫院復查腸鏡和腫瘤指標,看看有無異常,要排除潰瘍性結腸炎或者克羅恩病的可能。建議您長期服用中藥調理。如果急性發作,要使用抗生素治療。食療可以的,但是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的。祝早日康復!
2015-12-07 08: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