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病和類風濕關節炎有何區別?
隔壁鄰居陳大爺最近手腳關節腔紅腫疼痛難忍,關節活動不適,關節結節僵硬等癥狀。到人民醫院檢查后被醫生診斷為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病和類風濕關節炎的區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類風濕病是一類較為寬泛的疾病范疇,包括多種與免疫系統異常相關的病癥。而類風濕關節炎則是其中較為常見且典型的一種。兩者在病因、癥狀、診斷、治療及預后等方面存在差異。 1.病因:類風濕病的病因復雜,可能與遺傳、環境、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類風濕關節炎主要是自身免疫紊亂導致。 2.癥狀:類風濕病的癥狀多樣,可能有發熱、皮疹等。類風濕關節炎多表現為關節紅腫、疼痛、僵硬等。 3.診斷:類風濕病的診斷需綜合多種檢查。類風濕關節炎可通過血液檢查如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等,以及影像學檢查來明確。 4.治療:類風濕病的治療方法因具體病癥而異。類風濕關節炎常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生物制劑如依那西普等。 5.預后:類風濕病的預后取決于具體類型。類風濕關節炎若控制不佳,可能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 總之,雖然類風濕病涵蓋了類風濕關節炎,但兩者在多個方面存在差別。對于出現相關癥狀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2-16 13:0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類風濕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晨僵、關節腫、痛或不不痛、關節變形、關節功能障礙等!類風濕性關節炎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2015-12-07 03:5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說說關于“風濕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問題。1)風濕性關節炎為風濕熱最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與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風濕性關節炎起病較急,受累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開始侵及下肢關節者占85%,膝和踝關節最為常見。其次為肩、肘和腕、手和足的小關節。關節病變呈多發性和游走性,關節局部炎癥明顯,表現有紅、腫、熱、痛、壓痛及活動受限,持續時間不長,常在數日內自行消退。關節炎癥消退后不留殘疾,復發者少見。在關節炎急性期患者可伴發熱、咽痛,心慌、血沉增快及C-反應蛋白增高等表現,病情好轉后可恢復至正常。1.臨床表現:①多發性--風濕熱常同時侵犯多個關節,呈對稱性,局部紅腫熱痛及壓痛。②大關節病變--常累及大關節,如膝、踝、肩、腕、髖、肘關節等。③游走性--一個關節炎癥消退后,另一個關節接著發炎。④不留畸形--炎癥消退后,關節功能完全恢復正常,不遺留關節畸形。不典型者僅有關節酸痛,其風濕炎癥也可侵犯手足小關節及脊柱,或僅限于單個關節。兒童患者關節炎癥狀多極輕微或僅限于一二個關節。成人患者的關節炎癥狀比較顯著。關節炎程度與心臟損害輕重無明顯關系。2.風濕性關節炎會轉變成類風濕性關節炎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初發者多為青壯年,起病緩慢,臨床表現為對稱的多發性關節炎,以指、趾、掌、腕、踝等關節最常受累,早期可呈紅、腫、熱、痛和活動障礙,后期關節發生強直和畸形。雖然在臨床癥狀和治療上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都有很多相同或類似之處,但因為兩者在病因、病理變化、治療原則及預后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同,所以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在病變過程中不會相互轉化。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很容易與風濕性關節炎相混淆,由于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不典型可能被診斷為風濕性關節炎,而不典型的風濕性關節炎也可能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這兩種情況臨床上都可發生。為有髖關節畸形、強直者進行髖關節置換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3.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為什么能預報天氣? 許多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下雨或暴風雪來臨前,常感到關節疼痛加重而能預報天氣的變化,甚至像氣象預報那樣準確,這是為什么呢?正常人在濕度增加,氣壓降低時,細胞內的液體滲出,尿量增加。當濕度降低,氣壓升高時,液體就潴留在體內的組織間隙中。這種液體的轉移是機體細胞對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的一種適應手段。而發炎的關節,病變組織不能隨天氣的變化而排出液體,致使發炎關節局部細胞內的壓力較之周圍組織高,從而導致疼痛加重和局部腫脹。2)類風濕關節炎病變范圍不僅在四肢小關節部位,而且還累及全身其他器官。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體,因此認為本病是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病人可能不同程度地影響到心、肺、脾、肝、腎等內臟,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纖維化、胸膜炎、脾腫大、腎淀粉樣變等病變。有時還可能侵犯眼睛,發生鞏膜炎、虹膜炎、脈絡膜炎;此外,還可能引起血管炎及神經系統的某些改變,如末梢神經損害等。因此,此病如命名為“類風濕病”才更為合適。但大多數病人畢竟還是以關節炎的癥狀為主。類風濕性關節炎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該病好發于手、腕、足等小關節,反復發作,呈對稱分布。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是什么?我國在1987年風濕病年會上制定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是: 1.晨僵至少1小時(>6周)。 2.3個或3個以上關節腫(>6周)。 3.腕、掌指關節或近端指間關節腫(>6周)。 4.對稱性關節腫(>6周)。 5.皮下結節。 6.手X線片改變(至少有骨質稀疏和關節間隙的狹窄)。 7.類風濕因子陽性(滴度>1:32)。 以上7條中至少符合4條,才能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此診斷對療程不足6周的早期病人并不適用,此時需要醫生依靠臨床表現來診斷。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5-12-07 02: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類風濕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晨僵、關節腫、痛或不不痛、關節變形、關節功能障礙等!
2015-12-07 01: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類風濕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
2015-12-06 22: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