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癥狀表現?
問: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有那些呢?因為我是第一次聽說也不想說不會預防,就想了解一下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有那些,以后好做好預防,希望您可以幫助我!告訴我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多樣,主要包括原有痣的變化、皮膚新出現的異常、顏色改變、形狀不規則、表面特征變化等。 1.原有痣的變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顏色或隆起度發生改變,如痣突然增大、邊緣變得不規則、顏色不均勻、痣的表面變得粗糙或出現潰瘍。 2.新出現的皮損:皮膚新出現黑色或棕色的斑點、斑塊,且不斷增大。 3.顏色改變:顏色可能從單一的黑色變為棕色、藍色、紅色等多種顏色混合。 4.形狀不規則:皮損形狀可能呈鋸齒狀、邊緣模糊。 5.表面特征變化:表面可能變得粗糙、脫屑、滲液,或出現瘙癢、疼痛等感覺。 6.周圍皮膚變化:周圍皮膚可能出現紅腫、炎癥,或者出現衛星狀的小結節。 總之,對于皮膚出現的任何可疑變化,尤其是上述癥狀,都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早期發現和治療對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關重要。
2024-12-16 05: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惡性黑素瘤(malignantmelanoma)又稱皮膚惡性黑瘤(malignantmelanomaofskin),是源于表皮正常黑素細胞或原有痣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雖較皮膚癌少見,但惡性程度高,進展迅速,病情險惡,預后極差。多發生于皮膚,居皮膚惡性腫瘤第3位(占6.8%~20%),國外統計約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2%。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正逐步升高,最新診斷為黑色素瘤的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并以發病率每年3%~8%的比例增多。黑色素瘤正成為皮膚的首位致死性疾病。惡性黑色素瘤的類型較多,因此,其臨床表現亦各異,一般分為兩類:原位惡性黑色素瘤與侵襲性惡性黑色素瘤。1.原位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insitu)組織學上,凡不典型性黑色素細胞限于表皮及附屬器上皮內時稱為原位惡性黑色素瘤,其生物學行為屬于良性,可分為3種類型:(1)惡性雀斑痣。(2)淺表擴散性原位黑色素瘤:表擴散性原位黑色素瘤(superficialspreadingmelanomainsitu),本病又稱濕疹樣癌樣原位黑色素瘤(pagetoidmelanomainsitu)。(3)肢端雀斑樣原位黑色素瘤。2.侵襲性惡性黑色素瘤(invasivemalignantmelanoma)當病灶寬度增至4~5mm時,不典型黑素細胞巢常向下侵入真皮并具有惡性行為,此時稱為侵襲性惡性黑色素瘤。分為4類:(1)惡性雀斑樣痣性黑素瘤(lentigomalignamelanoma)是由惡性雀斑樣痣發生侵襲生長而來,多見于老年人面部,常在原有損害的基礎上出現一個或數個藍黑色結節,表示已向真皮內侵襲性生長。雖然其整個生長過程較為緩慢,但一旦發展為惡性黑色素瘤,則其預后并不比其他型黑色素瘤好。轉移多傾向于局部淋巴結,5年存活率為80%~90%。(2)淺表擴散性黑色素瘤(superficialspreadingmelanoma)系從淺表擴散性原位黑色素瘤發展而來,或稱濕疹樣癌性黑色素瘤(pagetoidmelanoma),有的損害發硬并出現丘疹或結節,有時呈疣狀,如有潰瘍和出血,則為晚期征象。5年存活率為70%。(3)肢端雀斑痣性黑色素瘤(acrallentiginousmelanoma)發生于掌跖、甲床與甲周部位,尤其是足跖。損害表現為結節,極易破潰與出血。(4)結節性黑色素瘤:(nodularmelanoma)開始為隆起的斑塊、結節或深在結節,黑色或青黑色,很快增大并有破潰,或增生如蕈樣或菜花狀。(5)痣細胞惡變:目前,關于痣細胞惡變的問題尚無一致意見,但可肯定,惡性黑色素瘤可發生于先天性痣細胞痣與發育不良性痣。3.其他類型無色素型惡性黑色素瘤(amelanoticmalignantmelanoma)初為正常膚色丘疹或結節,以后增大成蕈狀或菜花狀,形似鱗癌。對早期未轉移的結節或斑片損害應手術切除,切除包括皮疹周邊范圍正常組織1~3cm,如果是指(趾)惡黑,截指術是必要的。已肯定受累的淋巴結應該切除,但預防性淋巴結切除仍有爭議。從肢體動脈灌注抗有絲分裂藥物治療肢體黑素瘤也有一定療效。發生血行廣泛轉移者須采用以甲氮咪胺為基礎的聯合化療和放射治療。病因惡性黑色素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有多方面的因素。有人指出二級日光灼傷(有水泡形成)比之一般性日曬在本病致病原因中作用更大,其他易患因素還有:①白發、藍眼、蒼白皮膚.白人易患。②黑人或膚色暗深的人鮮患此病,若發生亦以足、手掌發白處皮膚為主。③多數學者認為惡性黑色素瘤約近一半發生在已有的黑痣基礎上。④發育不良痣綜合癥,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患此癥者周身布滿大、扁、平、外形不整、菲薄、顏色不一的痣,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在多數患者衍生惡性黑色素瘤。有些人有此綜合征,但無遺傳傾向者,亦應密切觀察,警惕惡性黑色素瘤的出現。⑥大型先天性痣,超過2cm者惡變危險性增高。10.1日光暴曬各國流行病學研究通過與性別有關的皮損解剖學分布差異、移民研究、居住緯度和種族差異研究,提示:陽光輻射是淺皮膚人種黑色素瘤的重要病因。黑色素瘤集中于間斷性曝光位置,在持續避光部位呈散在分布。男性軀干,尤其是上背部是最多見的發生部位。而女性更多見于小腿和上背部。除惡性小痣外,各型黑色素瘤的頭頸部累及少見。10.2種族與遺傳在病例對照研究中,已明確一定表現型特征與黑色素瘤易患度有關。這些表現型包括:淺色皮膚,易于曬傷,金色或紅色頭發,皮膚蒼白,起雀斑,藍色或綠色眼睛。因而,白人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較黑人高。同時部分惡黑也有家族發病史,有家族黑色素瘤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8%~12%。有家族史者首次發病年齡較早,平均為41.9±16.6歲,而散發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50歲。基因連鎖性研究已明確家族性黑色素瘤基因位于9p21,細胞周期依賴性激酶阻滯劑p161NK4a可能是腫瘤抑制性基因,在近50%,家族性黑色素瘤患者和25%散發患者中存在。有家族史者一般皮損較扁平,因而預后較好。當然對其密切隨訪有助于早期診斷。性別和激素因素內源性和外源性激素對黑色素瘤臨床病程的可能影響已成為長期令人們感興趣的問題。首先,青春期前很少發生黑色素瘤,此外,1期和2期黑色素瘤患者中女性生存期長于男性。給動物注射雌激素可刺激黑色素瘤生長。人類黑色素瘤根據報道有雌激素和其前體的受體,給性激素對黑色素瘤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到目前公開報道的研究僅少量顯示,持續口服避孕藥與黑色素瘤發生危險性有關。惡性黑素瘤的臨床表現惡性黑色素瘤好發于30歲以上的成人和老年人,兒童罕見。據統計。12歲以下兒童的發病者僅占所有惡性黑色素瘤的4.2%。起源于黑素細胞的惡性黑色素瘤多見于老年人,生長緩慢,惡性程度較低;起源于痣細胞者多見于較年輕的人,生長迅速,惡性程度較高,易有早期轉移。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惡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表現是在正常皮膚上出現黑色損害,或原有的黑痣于近期內擴大,色素加深。隨著增大,損害隆起呈斑塊或結節狀,也可呈蕈狀或菜花狀,表面易破潰、出血。周圍可有不規則的色素暈或色素脫失暈。如向皮下組織生長時,則呈皮下結節或腫塊。如向周圍擴散時,尚可出現衛星狀損害。你好,以上就是我為你解答的關于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的答案,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2015-12-07 11: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惡性黑素瘤是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素細胞產生的腫瘤。皮膚黑素瘤表現為色素性皮損在數月或數年中發生明顯改變。雖其發病率低,但其惡性度高,轉移發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惡性黑素瘤大多發生于成人,巨大性先天性色素痣繼發癌變的病例多見于兒童。病因病因學尚未完全闡明。一些研究資料提示,其發生與下列危險因素有關:基因、環境及基因/環境共同因素。比如不典型(發育不良)痣或黑色素瘤家族史、光導致色素沉著的皮膚、不容易曬黑皮膚、紅色頭發人種、強的間斷日光暴露、日曬傷、多發黑色素細胞痣等。基因/環境多種因素導致黑素瘤惡性轉化。惡性轉化的關鍵細胞通路:Rb通路、p53通路、PI3K/AKT通路、RAS/MAPK通路(20~30%NRAS突變,55~60%BRAF突變)。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臨床表現皮膚惡性黑素瘤的臨床癥狀,包括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一般來講,黑素瘤的癥狀與發病年齡相關,年輕患者一般表現為瘙癢、皮損的顏色變化和界限擴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現為皮損出現潰瘍,通常提示預后不良。皮膚惡性黑素瘤的皮損表現與解剖部位及腫瘤的生長方式相關,即與組織學類型相關,組織學類型又因年齡、型別、種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不同類型的黑素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和遺傳學背景,目前黑素瘤的臨床組織學分型采用Clark分型,包括四型:惡性雀斑痣樣黑素瘤(LMM);淺表擴散性黑素瘤;肢端雀斑樣黑素瘤/黏膜黑素瘤;結節性黑素瘤(NM)。在患惡性黑素瘤的白種人中,約70%為SSM。但在所有惡性黑素瘤的亞洲人中,發生于較少日光照射部位的ALM占72%。診斷對于可疑皮損可采用ABCDE標準進行判斷。A(Asymmey)代表不對稱,B(Borderirregularity)代表邊界不規則,C(Colorvariegation)代表色彩多樣化,D(Diameter>6mm)代表直徑大于6mm,E(Elevation、evolving)代表皮損隆起、進展。如果皮損符合ABCDE標準高度懷疑惡性黑素瘤,需要取活檢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進一步確診。但是有些亞型如結節性黑素瘤的皮損不能用ABCDE標準來判斷。組織病理:黑素細胞異常增生,在表皮內或表皮-真皮界處形成一些細胞巢。這些細胞巢大小不一,并可互相融合。巢內黑素細胞的大小與形狀,以及核的形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變異。有絲分裂(包括異常的有絲分裂)較良性色素痣更為常見,腫瘤細胞胞質中有色素顆粒。在侵襲性惡性黑素瘤中,腫瘤細胞向真皮或皮下組織浸潤生長。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腫瘤細胞S100陽性、HMB45陽性及MelanA陽性。病理分級:1.侵襲深度分級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襲深度與預后的關系后,根據侵襲深度將黑瘤分為5級。分級越高預后越差。Ⅰ級:瘤細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內。Ⅱ級:瘤細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頭層。Ⅲ級:瘤細胞充滿真皮乳頭層,并進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網狀層。Ⅳ級:瘤細胞已侵犯到真皮網狀層。V級:瘤細胞已穿過真皮網狀層,侵犯到皮下脂肪層。2.垂直厚度分級Breslow(1970)研究了黑瘤垂直厚度與預后的關系,根據目鏡測微器測量的黑瘤最厚部分(從顆粒層到黑瘤最深處的厚度),將黑瘤分為5級:小于0.75皮膚惡性黑色素瘤、0.76~1.50皮膚惡性黑色素瘤、1.51~3.00皮膚惡性黑色素瘤、3.01~4.50皮膚惡性黑色素瘤和大于4.50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發現厚度越大預后越差。這一顯微分級法,以后被廣泛采用,并被證實對判斷預后具有重要價值。治療對早期未轉移的損害應手術切除,應根據Breslow深度確定切除皮損周邊正常皮膚的范圍,如果是指(趾)惡性黑素瘤,可采用截指(趾)術。應切除受累淋巴結,但預防性淋巴結切除仍有爭議。肢體動脈灌注抗有絲分裂藥物治療肢體黑素瘤有一定療效。對于發生廣泛轉移者可采用聯合化療和放射治療。生物化學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具有很大的前景。預后依賴于診斷時的分期。局部、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的黑素瘤預后較好。I/II期女性存活率高于男性,軀干、頭頸部原發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齡與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III期黑色素瘤具有明顯不同的預后: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數量多提示預后差,IV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預后因素是遠處轉移的位置,內臟轉移比非內臟(皮膚及遠端淋巴結)轉移預后差。
2015-12-07 10: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早期能自行發信的情況說一下?您好,色素性皮損改變者有早期惡黑的可能。像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片狀脫屑,時有滲血、滲液,可高出皮面。顏色:雜色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病灶周圍皮膚感覺異常局部發癢、灼痛或壓痛。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成白色、灰色。雖然黑色素瘤在我國發病率比較低,但它很難根治。時常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相關咨詢問題:黑色素沉著下眼瞼黑色素沉著怎樣減少臉上黑色素?請問黑色素能消么脖子上有黑色素怎么治
2015-12-06 21: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惡性黑色素瘤是危害很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早進行治療。患有惡性黑色素瘤會出現以下癥狀:1.色素呈放射狀,棕色或黑色持續加深,或原有黑色病變出現退色或變紅。雀斑型及表淺蔓延型惡性黑色素瘤,常在棕色或黑色中滲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其中尤以藍色更是一種不祥之兆。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色或灰色。2.外觀呈桔皮樣,邊緣潮紅,有少量滲液,表面隆起、脫毛、出血、結痂或形成小潰瘍。3.黑痣邊界模糊不清,并逐漸增大。尤其快速增大者。4.原有斑狀病變表面輪廓隆起。5.圓形病變出現鋸齒狀邊緣。6.局部刺癢、灼熱或疼痛。7.出現衛星結節。上面具體為您介紹了惡性黑色素瘤的癥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相關咨詢問題:怎樣去黑色素啊?如何抑制黑色素?怎樣清除黑色素沉淀?怎樣防止黑色素沉淀?怎樣減少黑色素沉淀?
2015-12-06 20: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