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歲男性重度脂肪肝,如何治療與保養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42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重度脂肪肝,治療與保養.目前一般情況: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病史:最近查體剛發現其他:身高1.7米體重:83公斤 補充提問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重度脂肪肝的治療與保養,包括調整飲食、增加運動、合理用藥、定期復查、改善生活習慣等。 1. 調整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刂铺妓衔锏牧?,避免暴飲暴食。 2. 增加運動:每周至少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結合力量訓練,增強肌肉。 3. 合理用藥: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水飛薊素、二甲雙胍等藥物。但用藥需遵醫囑。 4. 定期復查:每 3 - 6 個月進行肝功能、腹部超聲等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5. 改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減輕精神壓力。 重度脂肪肝通過綜合治療和保養,可有效控制病情,促進肝臟恢復。但患者需有耐心和毅力,長期堅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治療措施。
2024-12-16 11: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脂肪肝的治療概述單純性脂肪肝是各種肝毒性損傷的早期表現,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使其完全恢復正常。并且,脂肪肝即使已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后,肝臟病變仍可得到逆轉。但是如任其發展,則進一步可演變為肝硬化,此時即或積極治療也難使肝病理學改變恢復正常。因此,通過早期處理促進肝內脂肪消退和防治并發癥的發生,可明顯改善脂肪肝患者的預后及生活質量。脂肪肝的治療原則臨床上,脂肪肝可以是一個獨立性疾病,但更多見的還是全身性疾患在肝臟的一種病理表現。為此,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合理應用飲食療法、運動療法、行為療法以及各種中西藥物綜合處理,以兼顧防治脂肪肝及其基礎疾病,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療效。脂肪肝的治療原則可概括為:(1)去除病因和誘發因素,積極控制原發??;(2)調整飲食方案、糾正營養失衡;(3)堅持必要的鍛煉以維持理想的體重;(4)維持相對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5)自我保健意識的教育以糾正不良行為;(6)必要時適當輔以保肝、去脂、抗肝纖維化類藥物,促進肝內脂質排泄、防止肝細胞壞死、炎癥及纖維化。此外,在脂肪肝的長期治療中尚需注意如下幾點:(1)過去人們對脂肪性肝疾患,特別是肝纖維化能否發生逆轉是一直很有爭議的。但是近來大量研究表明,脂肪肝即使演變為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仍為可逆性疾病,完全能夠治愈,即使已發生脂肪性肝硬化,如能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其預后亦較一般門脈性肝硬化為好。因此,對患者來說,首先應給予心理治療,幫助病人提高對脂肪肝的認識,以建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2)脂肪肝患者即使沒有癥狀、肝功能完全正常,也需接受治療,但治療未必是需要服用各種中西藥物,有時單靠調整飲食、增加運動以及戒除不良嗜好即可有效防治肥胖、高脂血癥和酒精中毒及其相關的脂肪肝。(3)強調去除病因和綜合治療的重要性。由于至今尚無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藥物,事實上將來也不一定會發現這類靈丹妙藥。因此,脂肪肝患者不應對藥物治療產生幻想,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藥物上,而不重視其它治療方法,肯定不會取得滿意的療效,并且可能會誘發藥源性疾病。(4)由于脂肪肝患者常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而這些疾病有時比脂肪肝的防治更為重要,故在考慮脂肪肝的診療方案時,應有整體的觀點,根據患者脂肪肝的分型和分期及其伴隨疾病狀態和嚴重程度,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5)對于大多數脂肪肝來說預防勝于治療,故應對肥胖、酒精中毒等脂肪肝高危人群進行衛生宣教及干預,以減少脂肪肝相關疾病的發生,防止脂肪肝的流行。(6)大多數脂肪肝為一慢性疾病,并且復發性極高,因此,脂肪肝患者需要長期接受以飲食、運動、行為修正等為主的綜合性治療,但是藥物治療多為短期行為,療程一般6個月至1年,必要時根據臨床癥狀及實驗檢查結果“按需進行”,以鞏固療效,防止疾病復發及盡可能減少藥源性疾病的發生。二、脂肪肝的治療措施1.病因治療脂肪肝是一種多病因引起的獲得性疾病,尋找與去除病因和積極控制原發病對脂肪肝的防治至關重要。對于大多數脂肪肝患者首先應明確脂肪肝可能的病因及誘因,尤須注意易被忽視的因素,如藥物的副作用、藥物和工業毒物中毒、L-肉堿缺乏狀態、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胃腸外營養、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Wilson氏病、妊娠嘔吐和妊娠中毒癥、重癥貧血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慢性缺氧狀態等。并綜合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如是否并存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酒精依賴癥和戒酒綜合征等情況,對于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并存的心腦血管疾病為患者的主要矛盾,應優先考慮治療;同時注意區分不同病因及不同起病形式的脂肪肝診療方案的異同,如急性與慢性脂肪肝、酒精性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營養不良性與營養過剩性脂肪肝的治療原則迥然不同,例如,急性脂肪肝有時需要立即受住重癥監護病房進行搶救,而慢性脂肪肝則重在尋找病因和健康宣教及衛生干預。接診醫師如不能準確判斷患者病情、區別對待,則很難提高脂肪肝的治療效果。輕度或中度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后,肝組織學改變即可獲得好轉,甚至完全恢復正常。戒酒對于單純性酒精性脂肪肝絕對有效,肝內脂肪沉積一般在戒酒數周或數月內完全消退。大多數藥物性脂肪肝在及時停用相關藥物后2-3月內,可完全恢復正常。饑餓及蛋白質-熱量不足所致的脂肪肝通過在飲食中補充蛋白質或氨基酸以及足夠熱量后,肝臟病變可迅速逆轉。肥胖和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療的關鍵在于有效控制體重和血糖。胃腸外營養所致脂肪肝應避免過高熱量及過多脂肪乳劑的輸注,并盡可能及早開放經口或管飼飲食。慢性肝炎患者不論病情是否需要,長期過高熱量攝入和過分強調休息,均可因體重增加而誘發脂肪肝,故應盡可能避免這些因素。小腸改道手術所致的脂肪肝應重新作吻合手術,恢復改道前情況,并補充必需氨基酸。妊娠嘔吐引起的脂肪肝補充營養后肝臟損傷消失;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在中止妊娠和控制并發癥后,肝內脂肪沉積可完全消退,且不留任何后遺癥。由此可見,去除病因和控制原發病是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2.飲食治療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許多脂肪肝的發生與飲食結構不合理及營養失衡密切相關。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在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營養不良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以及高脂血癥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等的有效防治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調整飲食被認為是治療大多數慢性脂肪肝的基本方法,也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進展的重要措施。飲食療法原則上應根據患者理想的目標體重,正確調整每日熱能攝入和科學分配各種營養要素,并堅持合理的飲食制度。瘦肉、魚類、蛋清及新鮮蔬菜等富含親脂性物質的膳食,有助于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高纖維類的藥物有助于增加飽腹感及控制血糖和血脂,對于營養過剩性脂肪肝尤其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患者飲食中仍要含適量的脂肪,并注意適當控制糖類的攝入。因為適量脂肪攝入為人體健康所必需,即使攝入不含脂肪的食物,機體仍可利用糖類及氨基酸前身物質合成脂肪;而攝入過多糖類,特別是富含單糖或雙糖的甜食,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對于酒精性肝病、惡性營養不良病和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以及脂肪肝性肝硬化特別應強調補充足夠優質蛋白及熱量的營養支持療法。總之,應根據患者不同的病因和病情來制定具體的飲食治療方案,并在病情發生變化時及時予以調整。3.運動治療運動不足會引起基礎肌肉廢用性萎縮和呼吸循環功能低下,并可引起能量消耗減少,誘發肥胖及其相關并發癥。而適當運動乃是消耗熱量、降脂減肥、改善胰島素抵抗和祛病防衰的最好方法。慢性營養過剩性脂肪肝患者應堅持參加中等運動量的有氧運動,以維持理想體重及相對正常的血脂和血糖水平,并保持正常的胰島素敏感性。大量事實表明,運動治療對于促進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等所致的營養過剩性脂肪肝的消退尤其重要,且可防治其并存的胰島素抵抗和高血壓病,減少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卒中的發生。在運動療法開始前應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醫療檢查、物理檢查和生活方式檢查。具體運動以盡可能動員全身肌肉的中等量有氧項目為主,即最大強度的50%前后,心率達到一定標準(170-年齡/分鐘),并根據運動強度決定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15-60分鐘)和實施的頻率(每周3-5次)。同時注意運動療法消耗熱量有限,應與飲食療法等并用,并堅持預備和整理活動以防運動損傷,運動量應由小到大,緩慢遞增,同時向患者交待運動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其處理方法。許多研究表明,對肥胖者運動減肥比節食減肥更重要,其原因為運動減肥去除的主要是腹部內臟脂肪,而腹部內臟脂肪性肥胖比皮下脂肪性肥胖更易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和脂肪性肝炎等惡性疾病。營養不良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藥物性脂肪肝、胃腸外營養相關性脂肪肝,以及伴有嚴重的心、腦、腎和肝功能不全的各種脂肪肝患者均應適當限制活動量,而急性脂肪肝患者則需強調臥床休息的重要性。4.心理及行為修正治療當今醫學模式已從原先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這一模式。健康的概念也不再僅局限于沒有病,而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生物因素固然與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但是心理因素及不良行為等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中同樣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對于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應考慮心因性因素的參與,而正確合理的心理治療對于慢性肝病脂肪肝患者的康復十分重要。對于大多數局灶性脂肪肝的治療可能僅需通過心理安慰,解除患者恐癌心理即可。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脂肪肝等一大類疾病甚至可看成是新興的“城市時髦病或現代生活病”,其發生主要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以及竟爭日益激烈的工作環境有關。此外,過量和過快攝食、進零食和夜食、不吃早餐、以及晚餐質量過高和過遲等不規律的飲食方式可擾亂代謝動態,為肥胖和脂肪肝等的發病提供條件。因此有必要糾正其不良的飲食及生活行為。脂肪肝的行為修正治療系通過改變脂肪肝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嗜好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它主要適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其相關的脂肪肝,以及酒精性肝病的輔助治療,對于前者可用圖表化的飲食、體重日記,咀嚼療法和合理分配一日三餐等方法,并鼓勵其參加運動,讓其明白“做什么都比坐著不動強”這一道理;后者則應戒除一切含酒精的飲料,包括低度的啤酒、黃酒,并注意防治酒精依賴和戒酒綜合征。5.藥物治療對部分脂肪肝患者,特別是并發肝功能損害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可選擇適當的保肝、降酶、去脂藥物,以促進肝內脂肪和炎癥的消退,防治肝細胞壞死和肝纖維化。由于脂肪肝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許多問題尚在研究之中。因此,迄今還未找到治療脂肪肝的特效藥物,盡管有報道認為,在不去除病因、控制原發病的情況下,單純依靠藥物即可治愈脂肪肝,但是總的來說,藥物在脂肪肝的治療中僅起輔助作用,可根據脂肪肝的病因、分型、分期及其合并癥適當選擇2至3種藥物聯合使用。目前大多數用于治療脂肪肝的藥物,幾乎都是以肝臟的生理生化過程為基礎,通過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而選擇的,目的是促進肝臟脂質代謝和加速肝內脂肪轉運,即所謂的“去脂藥物”。現發現,有些去脂藥物包括復合維生素B、膽堿和蛋氨酸,經過臨床實踐證明療效并不肯定;水飛薊素、多不飽和卵磷脂(易善力)及熊去氧膽酸等細胞保護劑對某些脂肪肝患者有效,但對另一些脂肪肝患者則無效;丙基硫氧嘧啶和皮質類固醇可能也僅對部分酒精性肝炎患者有效;包括干擾素、秋水仙堿在內的抗纖維化藥物,對肝纖維化治療的利弊仍有爭議;有些藥物(特別是彈性酶、安妥明、苯扎貝特等降血脂藥物),甚至有可能誘發肝功能損害和加重肝內脂肪堆積。但是,由于心腦血管疾病是影響營養過剩性疾病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因此,脂肪肝患者是否需使用降血脂藥物應從降血脂、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防止心腦卒中,以及對肝內脂肪沉積、肝細胞損害和纖維化的影響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有一點可基本肯定的是,大多數降血脂藥物對于肝內脂肪消退作用有限,故單純脂肪肝可能并非應用降血脂藥物的指征。對于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通過保持大便通暢、調整腸道菌群、減少內毒素吸收等措施,以防治腸源性內毒素血癥,可能對其疾病轉歸有一定影響??傊?,藥物在脂肪肝的治療中僅起輔助作用,切勿單純依靠藥物,也不能濫用或長期服用多種藥物,以免增加胃腸道負擔和肝臟損害,造成不良后果。6.中醫中藥治療動物實驗研究發現,丹參、川芎、決明子、山楂、澤瀉、黃精、大黃等許多中藥可降低血脂、促進肝內脂肪消退,甚至具保護肝細胞、防治肝纖維化之功效。因此,可根據中醫辯證施治的原則組方或選用丹參、膽寧片等成藥,以減輕患者癥狀,促進肝內脂肪消退、防治并發癥。日本報道大、小柴胡湯治療脂肪肝有效,國內也有許多應用其它復方及血脂康、膽寧片等中成藥的報道。中藥最大的優點是副作用相對較小,因此具有廣泛的應用和開發前景。但迄今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種療效確切,可使各種脂肪肝完全逆轉的中藥方劑。一些在廣告上介紹的所謂治療脂肪肝的特效中藥是不可靠的,這些藥方均未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驗證。此外,長期大劑量服用中藥,特別是中藥復方,也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等藥源性疾病,切忌對患者進行“中藥無毒”的誤導??傊?,對于脂肪肝患者應積極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以防治脂肪肝相關疾病及其原發病。由于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未必與其臨床表現一致,部分患者甚至已發展為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仍無任何臨床表現;另一方面,體重過重和肥胖者發生脂肪肝常提示為惡性肥胖,后者與糖耐量異常、高脂血癥和高血壓統稱為“死亡四重奏”,因這類患者極易并發致命性心腦血管疾病。因此,對于一些健康查體發現的無癥狀性脂肪肝,即使肝功能酶學指標正常也應高度重視,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以阻止脂肪肝進展和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不過治療并非都是服用保肝去脂藥物,去除病因、合理飲食、增加運動、糾正不良行為以及治療并存的其它疾病常常比使用去脂保肝藥物更為有效和重要。對于急性脂肪肝應高度重視,應積極組織搶救,以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一般來講,脂肪肝可引起轉氨酶增高。既然已經發現患有脂肪肝就應積極治療,脂肪肝的治療主要從去除病因、調整飲食、中醫藥治療三方面入手。①祛除病因:尋找并消除病因是治療脂肪肝的根本方法。如酒精性脂肪肝主要在于戒酒;糖尿病性脂肪肝在于積極地治療糖尿?。环逝中灾靖卧谟谟行Э刂企w重;營養失調性脂肪肝在于調整營養物質的供給。同時要避免各種對肝臟有毒性的藥物。大多數輕度脂肪肝在除去致病因素后即可獲得好轉。②調整飲食:這是脂肪肝治療的重要一環。特別是營養失調性脂肪肝,不可營養過度,也應避免營養缺乏。一般脂肪肝飲食需高蛋白、適量脂肪和糖類;肥胖性脂肪肝應從節制飲食入手,同時加強適當的運動鍛煉,冰淇淋、糖果之類少食,可多食豆類食物;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應予高蛋白膳食及足夠的糖類及脂肪,但由于消化腺分泌不足,只能逐步增加攝入量。此外,還有中醫中藥食療等,如枸杞子、葛根、馬蘭等有保肝去脂作用,可多食用。蔬菜中有去脹作用的有大蒜、芹菜、紫菜、香菇、海帶等,在日常生活中可增加這類食物的食入量。
2015-12-07 15: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脂肪肝的中醫治療方法 正常人肝臟內含有少量脂肪,約占肝重的2%~4%。在正常情況下,脂肪在人體內合成、分解、儲存與轉運呈動態平衡,肝臟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些人體內脂肪代謝異常,致使過量的脂肪聚積于肝臟,并超過肝重的5%以上,于是形成了脂肪肝。病情輕者無任何癥狀,常在體檢時被發現;病情重者可出現肝腫大,肝區悶脹或疼痛,乏力,食欲減退,惡心,腹脹等,實驗室檢查可見轉氨酶、血脂等異常。肝臟CT和B超有助于確診?! ≈嗅t一般將本病分為以下幾型: 1.肝胃不和型:癥見肝區脹痛,肝臟腫大,脘悶食少,或有惡心、腹脹,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當以疏肝和胃為治,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藥取柴胡、香附、佛手、枳殼、丹參、枳實、姜黃、郁金、法半夏、陳皮、茯苓、厚樸各10g,澤瀉、山楂、荷葉各15g,每日1劑,水煎服?! ?.肝膽濕熱型:癥見肝區脹痛,肝臟腫大,脘悶食少,口苦口干,或有惡心,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當以清熱利濕為治,方用小柴胡湯合黃連溫膽湯加減,藥取法半夏、黃芩、大棗、澤瀉、草決明、竹茹、枳殼、黃連、茯苓、陳皮、郁金、丹參、姜黃各10g,荷葉15g,生姜3片,甘草5g,每日1劑,水煎服。 3.脾虛濕盛型:癥見肝區不適,乏力,納少,餐后腹脹,或伴胸悶、惡心,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邊有齒印,脈濡細。當以健脾化濕為治,方用六君子合平胃散加減,藥取木香、黨參、茯苓、白術、陳皮、蒼術、大棗、澤瀉、膽南星、山楂、扁豆各10g,甘草、砂仁各5g,荷葉15g,每日1劑,水煎服。 對于無明顯癥狀而B超或CT檢查有脂肪肝征象者,常用柴胡、何首烏、草決明、姜黃、郁金、山楂、澤瀉、佛手、丹參、枳殼、荷葉等適量水煎服或制成丸藥應用,多可獲效。 在中醫治療的同時,控制脂肪、糖類的攝入量,適當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適當運動等均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2015-12-07 12: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飲食療法:對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及改善營養狀況是基本治療方法。禁酒和糾正營養不良可使大部分脂肪肝在1~6周內消退,也有需4個月或更長者。飲食主要為高熱量、高蛋白(每日高于正常60g),適量補充維生素。蛋白質攝入不足,可促使繼續形成脂肪肝。對肥胖相關性脂肪肝,重點是減重。減輕體重可改善肥胖伴同的糖尿病、高脂血癥,并使脂肪肝消退,飲食療法和鍛煉是減重的基礎,減重10%可使脂肪肝引起的轉氨酶增高恢復正常。但減重方法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特別是伴有糖尿病、心腎疾病及肝損害明顯的病人更要注意。通過進食低熱量飲食或饑餓療法使肥胖者體重減輕后,脂肪肝的程度可改善并使肝功能恢復正常。但如體重驟減(一個月減下5公斤),則會導致動員脂肪組織入肝增多,并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也易發生脂肪肝并使原有脂肪肝的患者病情進一步加重。
2015-12-07 08: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脂肪肝就是肝內脂肪含量過多而稱之。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酒精中毒、營養缺乏、營養過度、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自覺癥狀,少數人可出現肝區脹滿感,伴有疲乏、腹脹、消化不良,重癥患者會感覺肝區疼痛,并會有惡心嘔吐和輕度黃膽。體檢可以發現有肝腫大,化驗會有血膽固醇增高,血甘油三酯增高,轉氨酶增高等。診斷脂肪肝要根據病史、病因、肝腫大、血脂高、B超檢查發現肝內密集微小波等依據,確診需經肝臟穿刺作活組織檢查。由于輕度脂肪肝是可以逆轉的,所以不要緊張,但也不可輕視,如果任其不管,可以演變為脂肪肝性肝硬化。治療主要是去除誘因和治療原發病。如有糖尿病者積極治療糖尿病,停用能導致脂肪肝的藥物如四環素、巴比妥等,飲食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低熱量為原則,要戒煙忌酒,避免酒精對肝臟的進一步損害。同時,適當增加活動量,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對于血膽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增高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服降脂藥物,如血脂康、舒降之、煙酸肌醇等。
2015-12-07 05: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