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血管性癡呆的診斷標準主要包括病史、臨床表現、神經心理評估、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具體有認知功能障礙、腦血管病證據、起病特點、病情波動、排除其他癡呆原因等。 1. 認知功能障礙:存在記憶力、注意力、執行功能、語言能力、視空間能力等至少一個方面的損害。 2. 腦血管病證據:通過頭顱 CT、MRI 等影像學檢查發現腦梗死、腦出血等腦血管病變。 3. 起病特點:癡呆癥狀通常在腦血管事件發生后短期內出現,且呈階梯式進展。 4. 病情波動:認知功能會隨腦血管病的發作而出現波動。 5. 排除其他癡呆原因:如阿爾茨海默病、路易體癡呆等其他類型的癡呆。 6. 神經心理評估:常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等評估認知功能。 總之,血管性癡呆的診斷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判斷。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和評估工具,以明確診斷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2024-12-16 13: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有人發現AD腦脊液乙酰膽堿水平減低,且與癡呆程度顯著相關。淋巴細胞乙酰膽堿受體減少,對照組和血管性癡呆不減少,但需進一步證實。腦脊液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尚不能區別AD與正常人,但晚期AD腦脊液和血漿NE、MHPG比中度AD和正常人顯著升高。多數報道腦脊液5-HIAA水平低,腦脊液生長抑素比對照組顯著低。加壓素、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水平低。
2015-12-07 15: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睡眠障礙:以失眠為主,入睡難,睡眠時間減少。少數病人白天昏昏欲睡。為此癥狀焦慮不安,需服用催眠藥者不少見。
2015-12-07 11: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表現為持續的情緒不穩定、情感脆弱、克制情感表達的能力明顯減弱,嚴重時表現情感失禁,控制不住情感反應。在無明顯的精神創傷或微弱的刺激之下,表現易傷感、易激惹、易怒。病人愿意克制情感,但往往克制不住,為此感到很苦惱。
2015-12-07 08: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是什么標準這個沒有確切的答案。由腦血管病所致的癡呆叫血管性癡呆。腦血管病包括腦梗塞、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動脈硬化,較少見的有血液病、膠原病、血管畸形等。臨床常見的血管性癡呆類型有:(1)多梗塞性癡呆:為最常見的類型。是由于多發的梗塞灶所致的癡呆,病變可累及大腦皮質、皮質下及基底節區。臨床常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反復發作的腦血管病,以及每次發作后留下的或多或少的神經與精神癥狀,積少成多,最終成為全面的、嚴重的智力衰退。(2)大面積腦梗塞性癡呆:患者大面積腦梗塞,常死于急性期,少數存活的病人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精神異常,包括癡呆,喪失工作與生活能力。
2015-12-07 07: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動脈硬化性癡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許多學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狀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SAE)、多發梗死性癡呆(MID)、腔隙性癡呆(lacunar dementia)、遺傳性多發梗塞性癡呆(HMID)等。為避免誤解,有專家建議凡與血管性因素有關的癡呆統稱為血管性癡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腦內血管即頸動脈與椎基底動脈兩大系統,可以是這些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顱外大血管及心臟的病變,間接影響腦內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改變,最終使大腦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