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高血壓致顱內壓升高如何治療
原發性高血壓,近期測量血壓為190/140mmHg,近年頭皮靜脈持續怒張,時有惡心感(但不嘔吐),視力有所下降,于昨日晨起感到不適——頭痛,眼花,吃晚飯時眼睛前突然感到有水氣般看不清楚。顱內壓升高怎么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出現顱內壓升高,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需綜合考慮患者病情、身體狀況等因素,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1.一般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保持環境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和劇烈運動。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 6 克。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利尿劑,如呋塞米,能減少腦脊液生成,降低顱內壓;脫水劑,如甘露醇,可快速減輕腦水腫;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有助于降低血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能改善血管功能;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壓。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手術治療:如果顱內壓持續升高,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腦脊液分流術等。 4.監測病情: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瞳孔變化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5.病因治療:積極控制原發性高血壓,調整生活方式,按時服用降壓藥物。 總之,對于原發性高血壓導致的顱內壓升高,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康復。
2024-12-15 23: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一般情況下,當發現有視神經乳頭水腫,頭痛,嘔吐三主征時,顱內壓增高的診斷大致可以肯定,但是由于病人的自覺癥狀常比視神經乳頭水腫出現的早,應及時作出以下輔助診斷,以盡早診斷和治療:CT,MRI,DSA,頭顱X線攝片,腰椎穿刺.一,一般治療:應臥床休息,抬高床頭位置可降低腦靜脈壓和腦血容量,這是降低顱壓的簡單方法.理想的頭位角度應依據患者顱內壓監測的個體反應而定,頭抬高15~30°是比較安全的,可使顱內壓持續降低.保持顱內靜脈回流通暢,應避免頭部過高或頸部衣帶過緊,頭部位置不正和患者躁動不安現象,以防顱內壓增高.保持環境安靜,舒適,生命體征不穩者,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嘔吐時將患者的頭頸保持側位,以防誤吸;保持氣道通暢,防止氣道阻塞,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并保證血氧飽和度實時監測,及時吸氧.每日進液量不宜過多,一般控制在2000ml左右,靜脈補液宜用5%葡萄糖液和0.45%氯化鈉混合的低鈉糖鹽水,每日補鈉量控制在5.6g為宜,注意監測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正確處理稀釋性低鈉綜合征.二,要盡早查明病因,以明確診斷,盡快施行去除病因的治療!祝早日康復!
2015-12-07 23:5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凡由多種致病因素引起顱內容積增加,側臥位腰椎穿刺所測得的腦脊液壓力超過2kPa,即為顱內壓增高,若出現頭痛,嘔吐,視力障礙及視乳頭水腫等一系列臨床表現時,稱為顱內壓增高綜合征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是臨床上最常選用的降顱壓藥物,兩者各有利弊.甘露醇是單糖,在體內不被吸收,代謝上無活性,絕大多數以原形從腎臟排出,是滲透性利尿劑.它通過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使腦組織內水分進入血管內,腦組織體積相對縮小而達到降顱內壓目的,降顱內壓速度快.快速靜脈注射后15min內出現降顱內壓作用,30~60min達到高峰,可維持3~8h,半衰期為100min.因此,根據病人病情每日可用3~6次,每次用量按025~100g/kg酌情給藥(250ml含50g).甘露醇最大的副作用是引起腎功能損害,甚至導致急性腎功能不全;同時由于影響水,電解質的重吸收,大量電解質從尿液中丟失,使血電解質發生紊亂.對立即需要降顱內壓的病人,如果沒有腎功能損害和心功能障礙的客觀證據,應首選甘露醇.甘露醇可迅速發揮降內壓效果,對急性腦疝的搶救非常有效,但停藥后會很快出現反跳(顱內壓又恢復到用藥前的水平),需要重復使用.
2015-12-07 22: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如果是顱內壓增高的話,會出現頭痛癥狀及眼睛視物模糊現象。如果真是顱內壓高的話,建議使用甘露醇降顱壓,螺內酯不會降顱壓。
2015-12-07 10: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主要采取降壓治療.一般常用的藥物有高滲糖,20%的甘露醇,50%的鹽水甘油等.一般是靜脈輸液.具體的用量請到醫院咨詢祝你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2015-12-07 10: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