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性骨髓瘤患者沙利度胺使用時長如何
2008年切除胸骨柄腫瘤,2010年顱底轉移?,F無明顯不適。2008年在北京腫瘤醫院切除胸骨柄腫瘤,術后病理為漿細胞性骨髓瘤,行局部放療,未做化療。2010年顱底轉移行顱底局部放療,并開始口服馬法蘭,共用2個月停藥。之后單用沙利度胺,至今11個月。無明顯不適。沙利度胺可以用多長時間,可否一直用?化驗、檢查結果: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漿細胞性骨髓瘤是一種惡性漿細胞病,其治療較為復雜。沙利度胺是常用藥物之一,但使用時長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如病情控制情況、藥物副作用、患者身體狀況、治療方案調整及經濟因素等。 1. 病情控制情況:若腫瘤得到有效控制,癥狀緩解,可能繼續使用。但如果病情進展或出現耐藥,需調整用藥。 2. 藥物副作用:沙利度胺可能引起嗜睡、便秘、周圍神經病變等。副作用嚴重時可能需要停藥或換藥。 3. 患者身體狀況:患者的肝腎功能、心肺功能等會影響藥物代謝和耐受,若身體狀況不佳,可能無法長期使用。 4. 治療方案調整:隨著醫學發展和新的治療方法出現,治療方案可能改變,沙利度胺的使用也會相應調整。 5. 經濟因素:長期用藥的費用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會影響用藥的持續性。 總之,沙利度胺是否能一直使用,要綜合考量多種因素,建議患者定期復查,與醫生充分溝通,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2024-12-15 18:0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手術只能是切除看到的病灶,癌癥是全身的疾病,但還有殘癌或區域淋巴等,由于手術傷害了正氣.復發轉移的幾率非常大.放化療藥物毒性很大,不能將癌細胞全部殺死,只能是按照比例殺死癌細胞,殘余癌細胞在患者身體虛弱免疫力低的情況下發展很快,形成新的病灶.建議放療最好配合中醫服用中草藥進行綜合治療全面調養,提高免疫力,殺死殘余癌細胞,調整陰陽平衡等,使患者在最短時間內病情得到面顯好轉和控制,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已經成功治愈數以百計的癌癥患者,人民網、中國教育電視臺和央視網對此法進行了專題報道。
2015-12-07 22: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多發性骨髓瘤之所以可怕,在于它的侵襲性和轉移性,用一般手術、放療及化療等手段往往達不到康復效果,反而會加快病情發展,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用傳統中藥有許多非常獨到的治療方法。多發性骨髓瘤建議你用蟲草、豬苓、明黨參、桑寄生、青陽參、仙鶴草、大薊、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當歸、土鱉蟲、青黛、肉桂、苦參、金精粉、葫蘆巴等配合治療,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轉移擴散,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力,并可以防止殘存癌細胞卷土重來,防止復發轉移。
2015-12-07 18: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只有癌細胞控制住,癌癥引起的這些癥狀才能真正得到緩解得了癌癥的朋友不要輕易聽信醫生的話,自己要有主見,命運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做化療不放療不手術也會得到很好的控制,新浪有篇報道值得看看,名字是“恐治不如控制”里面的中藥控制癌細胞非常不錯。也希望醫生們多宣傳癌癥治療的常識,不要動輒就放化療,要對患者負責
2015-12-07 04: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從你描述的情況看你現在的病情為骨髓瘤發生了顱底轉移,現在應該服用沙利度胺,需要一直服用。一。骨癌日常生活預防與調理:1.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病毒感染。2.減少和避免接觸放射性輻射尤其在青少年骨骼發育時期。3.避免外傷特別是青少年發育期的長骨骺部,可防止骨癌的發生幾率。二、骨癌的飲食預防與調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少吃或不吃亞硝酸鹽濃度高的酸菜、咸魚等,少吃苯并芘含量高的烘烤熏制及油炸食品,少食帶有較多黃霉曲素發霉發酵的食物。三、骨癌的精神調理持性格開朗心情舒暢遇事不怒。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運動,最好能服用一些中藥如含量為16%左右的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抵抗疲勞,增加人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增生,對骨癌預防都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效果。
2015-12-07 03: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的惡性腫瘤,骨髓內有異常漿細胞(或稱骨髓瘤細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壞,血清出現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內出現本周蛋白,最后導致貧血和腎功能損害。發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血液腫瘤的10%,在美國位于血液腫瘤的第2位。中位發病年齡65歲。目前本病仍然是一種不能治愈的疾病。用標準化療緩解率為50%一65%,誘導的中位緩解期不超過18個月,臨床疾病期平均僅持續3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30—36個月。5%的患者能夠完全緩解,5%的患者能夠生存10一15年。不治療中位生存期為7個月。近年來,包括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硼替唑米的新藥聯合方案及適血干細胞移植使初治患者的完全緩解率甚至于高達60%,5年生存率提高到5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