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腹股溝斜疝使用疝氣帶后好轉的時間因人而異,受疝囊大小、病情嚴重程度、患者年齡、使用方法是否正確以及個體恢復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 1.疝囊大小:疝囊較小,可能使用疝氣帶幾個月會有改善;疝囊較大,好轉時間會延長。 2.病情嚴重程度:輕度病情,使用疝氣帶效果較好,好轉時間相對較短;嚴重的可能效果不明顯。 3.患者年齡:兒童處于生長發育期,組織修復能力強,使用疝氣帶好轉可能較快;成年人相對較慢。 4.使用方法:正確佩戴疝氣帶,貼合緊密,能更好發揮作用,促進好轉;反之則影響效果。 5.個體恢復能力:有些人身體恢復能力強,好轉時間會縮短;恢復能力弱的則需要更長時間。 總之,腹股溝斜疝患者使用疝氣帶時,應定期復查,由醫生評估恢復情況。如果疝氣帶效果不佳或病情加重,應及時采取手術等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2024-12-15 19: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這需要具體的看病情程度決定治療效果的,一般保守治療半年效果不明顯的話就需要考慮接受手術治療才可以的,最后是先結合臨床檢查一下看看.了解具體的情況以后再制定戰略方案.這樣才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不能盲目的進行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2015-12-08 06: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不可過早下床活動,拆線后可以下床,但不推薦平時翻身坐立沒什么影響,不要感冒咳嗽腹外疝護理是減少和消除腹外疝復發的因素,對需手術治療的患者必須做好術前的準備,木后的護理和出院宣教,防術后復發. 1,術前護理: ①消除引起腹壓增高的因素,如忌煙,鎮咳,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大便通暢,多飲水,多吃蔬菜等纖維食物.②注意基本護理,注意保暖,防止著涼.③對年老腹壁肌肉薄弱患者或切口疝,復發疝患者術前盡量做腹壁肌肉鍛煉,如仰臥起坐.④練習臥床排便.⑤備皮術前備皮至關重要,既要剃盡又要防止剃破,手術日晨并需再檢查一遍有無毛囊炎等炎癥表現,必要時應暫停手術. 2,術后護理: ①觀察切口,陰囊部有無出血,血腫,手術時仔細止血為主,術后傷口一般不需要加沙袋壓迫,但如有切口血腫,應予適當加壓,陰囊滲血時應予抬高,可在兩大腿間貼寬膠布將陰囊托起或用丁字帶兜起陰囊.②注意保暖,防止著涼,避免咳嗽,咳嗽時應用手扶持傷口,在增加腹壓時,用手稍稍壓住傷口.③術后平臥,不宜過早下床活動,術后l一2日臥床翻身及兩上肢活動,術后3-5日才可以坐起.④保持大小便通暢,保持切口敷料不被污染.⑤術后6—7小時,麻醉消失,根據患者食欲可進流食,逐步改為半流及普食.⑥術后7日左右拆線. 3,出院宣教: ①繼續避免增加腹腔壓力的各種因素.②術后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小兒主要是避免哭鬧,預防感冒
2015-12-08 01: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腹股溝斜疝? 發生在腹股溝區的腹外疝,統稱為腹股溝疝(inguinal hemia)。腹股溝疝的發生以男性為多,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15:1。右側比左側多見。腹股溝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和直疝2種。疝囊經過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內環突出,向內、向下、向前斜行經過腹股溝管,再穿出腹股溝管外環(皮下環),并可進入陰囊者,稱為腹股溝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約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溝疝的85%~9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