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身體不適,多種癥狀,如何用中成藥調理?
謝謝您進來看這個帖子.情況是這樣的,之前生活糜爛,熬夜,喝酒,什么都有.直到有天腹脹開始引起我的注意,便溏,無力,眼干,耳朵怕尖銳的聲音等等問題隨之而來.這是2年多前的事兒,其實期間吃過無數中醫的湯藥,說句實話,一點起色都沒有,每天很痛苦,最難受的時候早上8點起來,10點就困到不行了又要睡會兒.真正有起色的時候是去年8月份左右,當時吃了一個藥叫歸脾丸,沒想到的是第一個星期就感覺比之前有精神些了,而且小太陽也長出了點,很興奮,但是繼續服用就沒有起色了.接下來又自己在網上看帖子去買了健脾丸吃了下去,一星期左右發現兩面都是齒痕的舌頭只有左面(面對鏡子)有齒痕了,舌苔還是很不好最后繼續研究發現有點氣虛的現象,用了補中益氣丸,左面的齒痕只有1-3個了而且時淺時深,身體也是不清楚的狀態,大便還不錯,吃得飯友的時候消化有的時候漲.....接下來我就又找了2-3個老中醫幫我把了脈,我想知道到底現在體質有沒有變化,也就是2011新年那段時間,基本他們的意思都是我腎陽虛,求開中成藥,給了人參健脾丸+金匱腎氣丸(同仁堂的那種10個配方帶牛膝的那個方)當時冬天,服藥那段時好時壞,腳還發涼,有時腳出冷汗,而且氣虛出汗的問題還是存在.開始的時候大便很粗成型,再后來怎么吃人參健脾丸該便溏還是便溏,飲食已經很注意了,沒涼的,辣的和油膩的.讓我好不郁悶后來回來了現在住的地方,實在不方便抓湯藥,還是在網上研究吃了補中益氣丸+桂附地黃丸(因為說這才是古方金匱腎氣丸,帶肉桂的,引火歸元,我在想是不是腎陰虛不戀陽,造成虛火上炎?)說實話,試過很多中成藥,不止上面提的那幾個.個人感覺只有補中益氣丸氣虛的現象好的最明顯,眼睛干的問題也有所好轉,有的時候狀態好就是一天眼睛都不會干,但是這兩個藥一起吃的時候能有1個多星期,仔細感覺下,腳還是很冷,但是我手不冷一般來說.陽虛的人不是手足不溫么,我一般腳涼的時候手都還好.讓我很奇怪.現在的癥狀(不吃藥的話):-眼干(是好是壞,壞的時候就是干的不想睜眼以前,現在是硬頂還能頂住會兒)-耳朵怕尖銳的聲音(特別一大早,用盤子敲碗碰撞的聲音感覺左耳都要破了,主要左耳,右耳好像沒有這個問題,問過大夫,說是腎虛,--但是一般腎陰虛耳鳴,但是我這個不是耳鳴,而是怕外界的聲音好像,會覺得刺耳,而且是時好時壞,多半時候下午吃過午飯就會好像好多了)-肩膀會酸(吃了補中益氣丸就不酸)-便溏,大便型散(好像是說陽氣不足大便型散?)-腳涼-基本沒有口干舌燥的時候-舌頭還有齒痕,時深時淺.中間的中心和后面經常看起來黃膩-有段時間吃十全大補丸入睡特別快,但是覺得其還是不足,吃補中益氣丸氣足了但是入睡慢-肚子還是感覺硬硬的帶脈那一圈,還有小腹,總是硬硬的,按還有點很不舒服-小便有的時候看起來挺清長,有的時候琥珀,(是不是水喝少了,不是經常喝水,因為不是很覺得渴)-有逆嗝(餓得時候打逆嗝多些,飽者的時候少)-自汗(最主要,一般自汗發作的時候接著就是煩躁緊張乏力,眼睛也很干澀想閉眼,心跳加速,100多下基本都,而且感覺梆梆的跳,如果此時跑跑跳跳個5分鐘感覺反而舒服些)我都無語了,實在是難以掌握自汗發作的時間和原因-運動的問題,下過多次決心要鍛煉,但是狀態好的時候還行,否則大部分的結局是練完就累的不想動了,感覺很難受-有的時候吃飽了會感覺右肋下有點鼓鼓的別扭感覺,就揉揉(挺奇怪的,也是時而.氣虛和肝也有關?)-關鍵的就是肚子有氣的問題,經常有的時候腹部有氣不是馬上能排出來,頂的還難受,放出來最后才能舒服以前更厲害,好像補中益氣丸后好多了但是沒有根治-嘴唇特別是下唇外面一圈發暗,在網上看說是嚴重脾胃虛弱?-吃了補中益氣丸小太陽出來的明顯些,比人參健脾丸明顯,吃人參健脾丸的時候小太陽反而小了,奇怪的現象.吃補中益氣丸小太陽右手比左手明顯.2010年末那段最久我吃過1個月多的補中益氣丸,小太陽就到那個水平了從沒漲到過1/5,沒有特別白,而且那個時候還有經常腹脹,經過大半年的折騰,腹脹好多了好像.想問下我判斷是氣虛+陰陽兩虛對么?還想請問補中益氣丸會耗費腎陽么?(網上有說法提升腎陽補中氣,會耗損腎陽)再有再補充,暫時只能想起這么多,現在沒吃什么藥,想著停兩天緩和下.現在困擾我的主要是眼干,自汗和耳朵的問題因為影響情緒.補中益氣丸+桂附地黃丸我這段時間的服用方法是早上起床空腹桂附地黃丸,吃完飯1小時內補中益氣丸,然后晚上飯前補中益氣丸,睡覺前桂附地黃丸.服用這段時間發現臉上有爆皮的地方了,而且有開始口開的現象,是不是要上火了,所以停藥.但是腳還發涼,我用腳趾碰腳趾就能感覺到涼了,好像桂附地黃丸一點都沒有補進去似的所以在這里懇請各位好心的網友指點我接下來我應該用什么方法針對性的治療?實在不方便抓藥,只能買到中成藥,所以麻煩最好能給個中成藥的方法.非常感謝您耐心的看完簡歷.祝天下好心人永遠健康長壽!!!!!!!!!補充問題1:(2011-04-0408:43:10)請問陳增軍醫生請問補中益氣丸與歸脾丸的服用方法還有用量我現在有的是那種水丸一次吃九克,兩種藥都是.還有請問以前我一吃歸脾丸就會拉稀,人參歸脾丸也拉稀為什么但是人參健脾丸就沒那么明顯的拉稀但是效果又沒有補中益氣丸好,我看配方人參健脾丸和歸脾丸的配方差不多哦,糾結啊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患者長期生活不規律,出現腹脹、便溏、無力、眼干、自汗等多種癥狀,經多種中成藥調理效果不佳。可能是脾腎陽虛、氣血不足等原因所致,調理需綜合考慮,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等。 1. 病因分析:生活不規律損傷脾胃和腎陽,導致脾失健運,腎陽不足,出現一系列癥狀。 2. 癥狀解讀:腹脹、便溏多因脾陽虛;眼干、自汗與氣陰不足有關;腳涼為腎陽虛表現。 3. 用藥建議:可考慮金匱腎氣丸溫補腎陽;參苓白術散健脾止瀉;八珍丸氣血雙補。 4. 飲食調理:多吃溫熱、易消化食物,如山藥、芡實、羊肉等,避免生冷、油膩。 5. 運動注意:選擇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避免過度勞累。 6. 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飲酒。 患者病情較為復雜,中成藥調理可能效果有限。建議前往正規醫院中醫科,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開具更合適的方劑。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調理。
2025-01-09 10: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你現在沒有熱證,主要是便溏,自汗,有舌痕。,小便清長。懷疑是脾陽虛,陽虛則無法運化水濕,陽虛則自汗,久病傷腎氣,建議服用桂附理中湯合六味地黃丸進行調理。
2015-12-07 18: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既然現在不能到醫院檢查,我提一個建議,你看是否可以:用補中益氣丸與歸脾丸同時應用一段時間,依據癥狀再調整藥物。
2015-12-07 18: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