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健慧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電子喉鏡檢查結果異常,可能是炎癥、腫物、損傷、先天異常、神經問題等所致。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8-11-21 09:47
1.炎癥:如咽喉炎,多由不良生活習慣引起,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消炎藥治療,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羅紅霉素。
2.腫物:常見有聲帶小結,一般先保守治療,如禁聲、鹽水漱口、口服消炎藥,無效則考慮手術,如息肉切除術。
3.損傷:喉部受傷可能導致檢查結果異常,需根據損傷程度治療,輕度損傷多休息可恢復,嚴重的可能需手術修復。
4.先天異常:如喉部結構先天發育不良,治療方法取決于具體情況,可能需要手術矯正。
5.神經問題:支配喉部的神經功能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采取營養神經等治療。
總之,電子喉鏡檢查結果異常原因多樣,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治療。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患者表現為有耳鳴,行電子喉鏡檢查未見新生物,不過有淋巴濾泡增生.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耳鳴的病因比較復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①耳源性疾病(即與耳部疾病相關).往往伴有聽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藥物中毒,病毒感染,內耳供血不足等引起.②非耳源性疾病,這類病人除了有耳鳴外,常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癥狀,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腦外傷等.而患者做的電子喉鏡檢查見淋巴濾泡增生可能是存在咽炎等疾病引起.所以針對患者耳鳴的現象,可以做一個耳部檢查,測測聽力等以明確有無耳源性疾病存在,還需要做全身其他相關檢查排除其他系統疾病引起的耳鳴.另外針對咽部疾病需要抗炎對癥治療.預后護理:注意不要長時間暴露在大音量的環境里,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合理飲食,增強提抗力,避免受涼感冒.
2015-12-08 16:0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種情況建議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組織,同時抗感染治療
2015-12-08 13: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淋巴濾泡是人體的淋巴組織.咽部的扁桃體,增殖體等都是淋巴組織.正常情況下淋巴濾泡不明顯,而當咽部有慢性炎癥之后,出現增生,肥大,這就是臨床上經常說的淋巴濾泡增生了.淋巴濾泡增生本身不是病,而是淋巴組織對炎癥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正如下肢有炎癥感染時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一個道理.可以排除鼻咽癌.預后護理:嗜煙,酗酒的人都有咽部淋巴濾泡增生,如果不戒煙禁酒的話,即使把淋巴濾泡除掉了,以后在煙酒的剌激下還可能出現,所以最好不要抽煙喝酒.
2015-12-08 11: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鼻咽癌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如鼻部早期可出現回縮涕中帶血或鼻涕中帶血,腫瘤發生于咽隱窩會壓迫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鳴,耳閉塞感及聽力下降,以及頸部淋巴結無痛性腫大.以你目前情況來看,不支持鼻咽癌的診斷,可能是分泌性中耳炎.要徹底排除的話,可以做個后鼻鏡檢查及EB病毒血清學檢查預后護理:若均為陰性結果,排除鼻咽癌,積極查找引起耳鳴的原因
2015-12-08 04: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鼻咽癌是指發生于鼻咽粘膜的惡性腫瘤.中國的廣東,廣西,福建,湖南等地為多發區,男多于女.鼻咽癌主要是由于精神和情緒的變化,情志不舒,使內臟虛損,正氣不足,不能適應外界氣候,環境的變遷,或因病毒,煙霧的吸入,飲食不調,鼻咽疾病(包括鼻咽部位殘余腺感染,粘膜糜爛,粘膜潰瘍,鼻咽增生結節)等所引起,為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氣候變化,預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衛生,避免病毒感染. 2.盡量避免有害煙霧吸人,如煤油燈氣,殺蟲氣霧劑等,并積極戒煙,戒酒. 3.有鼻咽疾病應及早就醫診治,如發現鼻涕帶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帶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頸部淋巴結腫大,中耳積液等應及時作詳細的鼻咽部的檢查.預后護理:飲食宜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或不吃咸魚,咸菜,熏肉,臘味等含有亞硝胺的食物,不宜辛燥刺激食品,不宜過量飲酒.尤其鼻咽癌放化療期間的患者,常出現口燥咽干,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中醫認為此為氣陰虛損,熱毒熾盛,更應避免辛燥熱毒刺激之品,飲食宜清淡,應選用容易消化,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食物.
2015-12-07 2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