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32 歲出現每年春至秋后渾身無力、不愛吃飯、老犯困的情況,可能是季節變化、缺乏運動、營養不良、心理因素、疾病影響等原因所致。 1. 季節變化:春至秋天氣較為炎熱,可能影響人體代謝和生物鐘,導致身體不適。可通過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當午休來緩解。 2. 缺乏運動:長期運動量不足,身體機能下降。應增加運動量,如每天進行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等。 3. 營養不良:飲食不均衡,缺乏某些營養素。要注意飲食多樣化,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蛋類、新鮮蔬果等。 4. 心理因素:工作或生活壓力大,導致精神緊張、焦慮。學會放松,如冥想、聽音樂、旅游等。 5. 疾病影響:如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貧血可補充鐵劑(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維生素 B12 等;甲狀腺功能減退可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09 12:1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這種情況,建議你看看中醫調理下
2015-12-07 2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苦夏? 因素體虛弱、復感受暑熱之氣而引起的以乏力倦怠、眩暈心煩、多汗納呆,或有低熱等為臨床特征的外感熱病。夏季的常見病。又名注夏。常見證型有氣陰兩虧型疰夏、暑濕困脾型疰夏。夏季,天暑下迫,地濕上蒸,體內濕熱過重,脾胃、心肺一時無法適應、調整過來,大多是因植物神經紊亂引起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