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切除后膽汁影響及癌變風險可信嗎?
在一次常規檢查,發現膽結石有11MM*17MM,多發息肉,最大有10MMX5MM,有大約5個息肉,醫生都叫我割了,但是我看書說如果膽囊被切除了,膽汁無處儲存,便持續不斷地排進腸道。膽汁被腸道細菌分解后,會產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級膽酸”,這種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腸黏膜,會使腸黏膜癌變,請大夫指教,感激萬分!!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切除后膽汁的排放和可能的癌變風險是很多患者關心的問題。這涉及膽囊功能、膽汁作用、腸道環境、致癌物質形成及癌變機制等多方面因素。 1. 膽囊功能:膽囊主要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切除后,膽汁持續排入腸道。 2. 膽汁作用:膽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切除膽囊后,短期內消化功能可能受影響,但身體會逐漸適應。 3. 腸道環境:持續排入腸道的膽汁可能改變腸道內環境,但不一定必然導致癌變。 4. 致癌物質形成:二級膽酸的產生并非必然,且其致癌作用也不是絕對的。 5. 癌變機制:腸道癌變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僅僅取決于膽汁的變化。 6.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適應和調節能力不同,術后反應也有所差異。 總體來說,膽囊切除是治療某些膽囊疾病的有效手段。雖然可能存在膽汁排放的變化,但醫生會綜合評估手術的利弊。患者不應因擔心癌變風險而拒絕必要的手術,應在醫生指導下做出明智選擇。
2025-01-08 19: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新式微創保膽取石技術借助纖維膽道鏡、膽道硬鏡、腹腔鏡及其它相關設備,在肋緣下行小切口(1.5~2cm)入腹,切開膽囊底,在纖維膽道鏡或膽道硬鏡的直視下取出膽囊內結石,既保留膽囊及其功能,又取凈結石,消除了臨床癥狀,充分體現了“微小創傷”的理念。但有多發息肉的話建議還是手術治療,因為息肉有變膽囊癌的可能,現在做膽囊算的上是個小手術了,建議行手術治療
2015-12-08 22: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