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茜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茜草在很多時候可能都被大家當成了野草。但是真正的是茜草是一種中草藥。現在的工業上提取藥物都可以用到茜草。了解一下茜草的功效與作用?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玉倉 住院醫師
威縣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茜草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與作用的中藥材,包括止血、化瘀、通經、抗炎、抗菌等。 1.止血:茜草能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對各種出血癥狀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如咯血、吐血等。 2.化瘀: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常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癥。 3.通經:對于月經不調、閉經等婦科問題有一定的調理作用。 4.抗炎:能減輕炎癥反應,對一些炎癥性疾病有輔助治療效果。 5.抗菌: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有助于預防和控制感染。 總之,茜草在中醫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使用時需遵循中醫理論,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同時,應在正規醫療機構,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2025-01-08 20: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這方子主要有溫補腎陽,固精縮尿功效。適用于腎陽虛腎精不固。具體如下:淫羊藿補腎壯陽,祛風除濕,巴戟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熟地補血滋陰,山萸肉補益肝腎;收斂固脫。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肉桂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補骨脂、益智仁皆有溫腎固精縮尿,后者還具有溫脾開胃攝唾。意見建議:您好,除湯藥調理外,也建議您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房事適度,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切不可熬夜。此外當您上火或者患感冒時,應停服。
2015-12-09 00: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茜草,別名蒨草、血見愁、地蘇木、活血丹、土丹參、紅內消等。茜草為人類最早使用的紅色染料之一,古文獻中早有記述,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溝沿、田邊、灌叢及林緣,春、秋季采挖。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血熱咯血、產后瘀阻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癥。undefined
2015-12-08 19: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1.治吐血燥渴。《圣濟總錄》:用茜根、雄黑豆祛皮,炙甘草等份,研末,井水糊丸如彈子大,每次溫水化服一丸。2.黑髭烏發茜草500克,生地黃1500克取汁,用水五大碗,煎茜草絞汁,將渣再煎三次,用汁同地黃汁微火煎成膏,瓶裝;每日空腹溫酒服半匙,一月髭發如黑漆,忌蘿卜,五辛。3.鼻血不止《本事方》:茜根、艾葉各50克,烏梅肉15克,研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烏梅湯送服五十丸。4.五十歲行經《唐藥經驗方》:婦人五十后,經水不止,作敗血論。用茜根,又名過山姜50克,阿膠、側柏葉、炙黃芩各25克,生地黃50克,小兒胎發一團燒灰,分作六劑,每劑用水一盞半,煎七分,入發灰服。5.十灰散(《十藥神書》)治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咳血、咯血、吐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大薊、消極、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9—15g。溫水調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食后服下。方中茜草活血化淤,使涼血止血而無留淤之患,為臣藥。6.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婦女血崩及月經過多,色淡質稀,心悸氣短,舌淡,脈虛大或細弱。炒白術30g,生黃芪18g,煅龍骨、煅牡蠣各24g(先煎),山茱萸24g,白芍12g,海螵蛸12g,茜草10g,棕櫚炭6g,五倍子(研末沖)1.5g。水煎服。方中茜草活血化瘀,為佐藥。
2015-12-08 13: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注意事項:茜草的味道有點苦。建議大家在服用的時候可以搭配上白糖。這樣就不會那么容易覺得苦了,還有就是茜草煮水可以用來當做消暑涼茶
2015-12-08 08: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