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是一種慢性皮膚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感染等因素有關。治療藥物包括抗生素類、免疫抑制劑類、糖皮質激素類等。 1.抗生素類:如四環素類藥物,如多西環素,具有抗炎作用,可減輕炎癥反應。 2.免疫抑制劑類:像環孢素,能調節免疫功能,抑制疾病進展。 3.糖皮質激素類:例如潑尼松,能迅速緩解癥狀,但長期使用可能有副作用。 4.維甲酸類:異維 A 酸可改善皮膚角化,調節皮膚細胞的生長和分化。 5.抗瘧藥:氯喹能抑制免疫反應,對部分患者有效。 面部播散性粟粒狀狼瘡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不可自行用藥或增減藥量。同時,治療期間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定期復查。
2025-01-09 05: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可參考丘疹壞死性皮膚結核。對于顏面播散性粟粒狼瘡,現傾向應用激素和氨苯砜治療。中藥可用消瘡飲、解毒涼血湯。 中醫療法 1.濕毒郁阻型治法除濕解毒,活血軟堅。方藥:白術10g、茯苓10g、枳殼10g、厚樸10g、薏仁米15g、丹參15g、丹皮15g、雙花15g、連翹15g、鬼箭羽15g、夏枯草15g、野菊花15g、生牡蠣15g。 2.內熱感毒型治法清肺胃熱、活血解毒、軟堅散結。方藥:黃芩10g、黃連10g、生梔子10g、桑白皮15g、地丁15g、連翹15g、赤芍15g、夏枯草15g、鬼箭羽15g、野菊花15g、土貝母10g。 3.單方成藥連翹敗毒丸、活血消炎丸、散結靈。 4.外用藥物黑布藥膏、化毒散膏各半混勻外用。
2015-12-09 03: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必須去專科進行全身的檢查看。查明病因后在進行全面的調理
2015-12-08 17: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