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 12 天發病四肢抽搐,低鎂補鎂無效原因?
發病時四肢抽搐發病時間出生后12天癲癇和其他但現在不明確每次測試都是低鎂但是用硫酸鎂補充后沒吸收效果不好總是低于參考值副用硫酸鎂針劑是否能夠查出低鎂的原因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出生 12 天的嬰兒發病時四肢抽搐,經檢測低鎂且補充硫酸鎂效果不佳。這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如鎂攝入不足、鎂流失過多、腎臟功能異常、遺傳因素、藥物影響等。 1. 鎂攝入不足:嬰兒飲食單一,可能無法獲取足夠的鎂。 2. 鎂流失過多:某些疾病如腹瀉、大量出汗等,可使鎂排出增加。 3. 腎臟功能異常:腎臟是調節鎂平衡的重要器官,若腎臟功能不完善,會影響鎂的重吸收。 4. 遺傳因素:可能存在與鎂代謝相關的遺傳缺陷。 5. 藥物影響:同時使用的其他藥物可能干擾鎂的吸收或代謝。 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包括詳細的病史詢問、完善的身體檢查、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等,以明確低鎂的具體原因,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2025-01-09 09: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小發作常用氯硝安定治療,也可以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卡馬西平、丙戊酸鈉等一線抗癲癇藥。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難治性癲癇可行立體定向術破壞腦內與癲癇發作的有關區域,胼胝體前部切開術或慢性小腦刺激術。對于身體虛弱、一般情況較差或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采用立體定向致癲癇灶射頻毀損手術,大多數患者能夠取得滿意療效。也可以用伽馬刀、氬氦刀等治療。
2015-12-09 04: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毅 主治醫師
浙江工業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目前癲癇的主要療法有:腦異電全息治療、物理治療、迷走神經刺激術、心理認知功能訓練、生酮飲食治療、西藥治療、中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發作類型,病史等綜合考慮才能制定一套合適的治療方案。
2015-12-09 00: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低鎂血癥者手足搐搦最常見,大多是因合并甲狀旁腺素分泌過少或組織對甲狀旁腺激素作用有抵抗力以及血鈣過低而致。震攣也常可見,可以僅出現單個或一小塊肌肉,也可出現眼球震顫、抽搐、失語等,不少病人同時有精神障礙癥狀,包括性格改變、反應淡漠、抑郁,甚至譫妄等孩子年齡較小,考慮低鎂血癥主要是由于營養不良引起的,其他少見的有腸道吸收障礙,如炎癥性腸病,吸收不良綜合癥等。
2015-12-08 21: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鎂攝入不足一般飲食含鎂也比較豐富,故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鎂。成人每天鎂的攝入量約為10mmol(20mEq)。營養不良、長期禁食、厭食、長期經靜脈營養未注意鎂的補充均可導致鎂攝入不足,而小量的鎂仍繼續隨尿排出,故可發生低鎂血癥。 2.鎂排出過多 ⑴經胃腸道排出過多;正常時飲食中鎂的40~70%隨糞便排出體外。嚴重的腹瀉和持續的胃腸吸引可使鎂經消化道吸收減少而排出過多。 ⑵經腎排鎂過多:正常腎小球濾過的鎂約有25%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60~70%在髓袢升支和遠曲小管重吸收。隨尿排出的鎂,大約相當于攝入鎂量的30~60%。在下列情況下,腎排鎂增多: ①利尿藥:特別是髓袢利尿藥如加速尿、利尿酸等可抑制髓袢對鎂的重吸收而致鎂喪失,長期使用時可引起低鎂血癥。由甘露醇、尿素或葡萄糖所致的滲透性利尿亦可引起鎂隨尿排出過多。 ②高鈣血癥:鈣與鎂在腎小管中被重吸收時有相互竟爭的作用,因而任何原因引起的高鈣血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中毒時)均可使腎小管重吸收鎂減少。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有促進腎小管重吸收鎂的作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過多的PTH本應使更多的鎂在腎小管內重吸收,但這種作用被高鈣血癥所完全對消。 ③嚴重的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由于PTH減少,腎小管中鎂的重吸收減少。 ④醛固酮增多:醛固酮也能抑制腎小管重吸收鎂,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和各種原因引起的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均可能引起低鎂血癥。 ⑤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酸中毒能明顯地妨礙腎小管對鎂的重吸收,高血糖又可通過滲透性利尿而使鎂隨尿排出增多。 ⑥酒精中毒:急慢性酒精中毒常伴有低鎂血癥,其機制是多因素性的:血中酒精濃度增高能增加腎臟排鎂,可能乙醇能抑制腎小管對鎂的重吸收;慢性酒精中毒者往往伴有營養不良和腹瀉,等等。 ⑦強心甙:洋地黃類藥物也有促進腎排鎂的作用。 ⑧慶大霉素和二氨二氯絡鉑(cisplatin)引起腎小管損害時能使腎保鎂的功能發生可復性的缺陷。 ⑨腎疾患:急性腎小管壞死多尿期、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分別因滲透性利尿和腎小管功能受損而導致鎂隨尿排出增多。 3.細胞外液鎂轉入細胞過多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因糖原合成需要鎂,故細胞外液中的鎂過多地轉向細胞內液,故有助于引起低鎂血癥。1.防治原發疾病,防止或排除引起低鎂血癥的原因的作用。 2.補鎂 嚴重低鎂血癥且有癥狀特別是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時必須及時補鎂。對于缺鎂引起的嚴重心律失常,其他療法往往都無效果。只有靜脈內緩慢注射或滴注鎂鹽(一般是用硫酸鎂)才能奏效。靜脈內補鎂要謹慎,如患者腎功能受損,則更要格外小心。在補鎂過程中要常常測定血清鎂濃度,必須防止因補鎂過快而轉變為高鎂血癥。小兒靜脈內補鎂時還應特別注意防止低血壓的發生,因為鎂可使外周小動脈等血管擴張。對于較輕的低鎂血癥,也可通過肌肉內注射的途徑補鎂。補鎂的劑量須視缺鎂的程度和癥狀的輕重而定。 3.糾正水和其他電解質代謝紊亂包括補水,特別是補鉀和補鈣,因為低鎂血癥常伴有失水、低鉀血癥和低鈣血癥。
2015-12-08 20: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