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距門齒 25 厘米處有小靜脈瘤,癥狀明顯,咋回事?
胃鏡檢查在食管距門齒25厘米處發現兩個瘤子,現在胸悶,咽食疼痛,背部也疼,心里總是感到發熱,想喝水。發現到現在時間快1年了。最近做胃鏡顯示;食管有小靜脈瘤,這是什么病?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食管小靜脈瘤是一種發生在食管的血管病變,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血管先天發育異常、食管炎癥、肝硬化、血管內壓力增高等。患者出現胸悶、咽食疼痛、背痛、心里發熱想喝水等癥狀,需要綜合評估病情,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1. 病因: 先天發育異常:部分人食管血管先天發育不良,容易形成靜脈瘤。 食管炎癥:長期的炎癥刺激可導致血管異常增生。 肝硬化:肝臟病變影響血液循環,增加食管血管壓力。 血管內壓力增高:如長期咳嗽、嘔吐等導致。 其他: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食管血管。 2. 癥狀: 吞咽困難:瘤體較大時可阻塞食管。 胸痛:瘤體壓迫周圍組織或神經。 出血:瘤體破裂可引起嘔血、黑便。 3. 檢查: 胃鏡:直觀觀察瘤體的大小、形態、位置。 超聲內鏡:了解瘤體的層次和深度。 血常規、凝血功能:評估出血風險。 4. 治療: 觀察隨訪:瘤體較小、無癥狀時定期復查。 內鏡治療:如套扎、硬化劑注射等。 手術治療:瘤體較大或有嚴重并發癥時考慮。 5. 預防: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肝硬化。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辛辣、粗糙食物。 戒煙戒酒,減少對食管的刺激。 食管小靜脈瘤雖然多數為良性病變,但仍需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
2025-01-09 02: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這位病友,從你檢查的情況看,是食管小靜脈瘤。這個和你的癥狀是沒有多大關系的,瘤體也比較小,可以暫時觀察隨訪,如果有必要,可以考慮胃鏡下做硬化劑治療
2015-12-09 03: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血管瘤,人們比較熟悉,常被俗稱為“紅痣”“胎記”,常在全家正為喜得“千金”而高興之時,突然發現臉部或身體某個部位有一個血管瘤而令人煩惱。實際上,血管瘤是小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嚴格地講,是一種先天性脈管畸形。它多為出生時或出生后幾個月內就被發現,由于增長迅速、影響美觀,在我國現代優生優育和獨生子女的情況下,常常使家長們焦慮不安。
2015-12-09 01: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怎么有那么多的血管瘤在醫院的血管瘤或腫瘤專科門診,家長們看著門庭若市的情景和許多與自己“同病相憐”的孩子及父母,常常會驚呼:怎么有那么多的血管瘤?確實,血管瘤在嬰兒很常見,約有1.2~2.6%的發生率,其中40%均在出生后一個月內即被發現。女嬰明顯多于男嬰,男女之比約為3~5:1。
2015-12-08 14: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