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祖秀芬 主治醫師
北京國醫堂中醫院
二級甲等
中醫科
-
濕熱下注是中醫的一種病癥術語,指體內的濕熱之邪向下侵犯,常影響下焦(腎、膀胱、大小腸、生殖器官等)的功能。其成因復雜,包括環境潮濕、飲食不節、情志失調、久病體虛、外感濕熱等。 1. 環境潮濕:長期處于潮濕悶熱的環境,濕邪易侵襲人體,郁久化熱,形成濕熱下注。 2. 飲食不節:過多食用辛辣、油膩、甘甜食物,易損傷脾胃,導致運化失常,濕熱內生,下注下焦。 3. 情志失調:長期情緒壓抑、焦慮、憤怒等,可導致肝氣郁結,氣郁化火,與濕邪結合,形成濕熱下注。 4. 久病體虛:患病時間較長,正氣虧虛,抵御外邪能力下降,易受濕熱之邪侵襲,且正氣不足難以祛邪外出,導致濕熱下注。 5. 外感濕熱:外界濕熱邪氣侵襲人體,直中下焦,引起濕熱下注。 總之,濕熱下注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若出現相關癥狀,如尿頻、尿急、尿痛、帶下增多、陰囊潮濕等,應及時就醫,通過中藥調理、飲食調整、改善生活習慣等方法進行治療。治療時需遵循醫囑,不可自行用藥。
2025-01-09 00: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指濕熱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現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黃膩、脈濡數等。臨床多見于濕熱痢疾、濕熱泄瀉、淋濁、癃閉、陰癢、白帶、下肢關節腫痛、濕腳氣感染等癥。治療大法宜清熱利濕。
2015-12-09 04: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濕熱下注是中醫的一些病癥的病因,臨床上婦女多見是有白帶的表現如果有這種情況常常以清利濕熱為主,不過還是要親自看看中醫大夫,因為中醫很重視因人,因時,因地,在結合臨床表現和舌,脈的情況進行辯證施治。
2015-12-08 18: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濕熱下注是中醫的一些病癥的病因,臨床上婦女多見是有白帶的表現如果有這種情況常常以清利濕熱為主,不過還是要親自看看中醫大夫,因為中醫很重視因人,因時,因地,在結合臨床表現和舌,脈的情況進行辯證施治。醫生詢問:如果我的回答你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在你的首頁進入“在線咨詢”可以與醫生面對面的交談,對不懂的地方可以當面提出來
2015-12-08 16: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