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回娘家水土不服總拉肚子咋回事
醫生,你好!我兒子是07年3月6日出生的,我懷孕一直是在南昌,娘家在江蘇,去年8月份,第一次帶兒子回娘家,出了水土不服的癥狀,主要表現,拉肚子,基本上一兩個小時就要拉一次,稀稀的,像是散花的蛋黃,當時吃了脫蒙石散,媽咪愛,沒用,后來用了丁桂兒臍貼,這個有用,但是由于天熱,小孩子的皮膚受不了,就用了三張,再沒用過了,拉了一個月,回了南昌,到了南昌的第三天,兒子的巴巴成條狀;第二次回娘家是今年的6月份,我們帶了南昌的土,每次燒開水后,在他吃的水里灑一點土,到江蘇后從第三天開始,又拉了,癥狀和去年的一樣,拉了4天后,我們就回南昌了,可這次回了南昌拉了一個月,這一個月沒用過藥,巴巴才成條狀,吃飯睡覺精神都很好,就是拉,我查看過好多醫書,大概說是脾虛,請問,是脾虛引起的嗎,不管是不是,應該怎么做,下次回娘家小孩子才能預防水土不服呢?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癥狀,應該怎樣做呢?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孩子回娘家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可能是環境變化、腸道菌群失調、飲食因素、脾胃虛弱、感染等原因引起。 1. 環境變化:突然改變生活環境,包括氣候、水質、飲食等,孩子的腸道一時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功能紊亂。 2. 腸道菌群失調:新環境中的微生物群落與原居住地不同,可能影響腸道菌群平衡,引發腹瀉。 3. 飲食因素:不同地區的飲食結構、食材種類和烹飪方式有差異,孩子的腸胃可能對新食物不適應。 4. 脾胃虛弱:孩子本身脾胃功能較弱,環境變化可能加重這種情況,導致消化吸收不良而腹瀉。 5. 感染:新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病原體,孩子接觸后容易感染腸道,引起拉肚子。 孩子出現水土不服拉肚子的情況,家長不必過于驚慌。平時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和規律,增強孩子的體質。如果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08 17: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新到一地,患了腹瀉,多是由于“水士不服”所致,又稱旅行者腹瀉.原因是由于人的生活習慣改變,對新的環境不夠適應,機體的抵抗力降低,胃腸功能減弱,容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發生腹瀉.這種腹瀉一般發生在新到異地的第2~3天到3~6周內,均有較高的發病率.臨床上以水樣便為特征,伴有腹痛,惡心,一般無發熱,腹瀉通常持續3~4天,個別可達10天之久.治療:1,氧氟沙星0.2(2粒),2/日;或環丙沙星0.52/日.2,口服補液療法:1)口服補液鹽——是用口服的方法治療腹瀉,防止脫水的方便有效的方法.其配方為: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檸檬酸鈉2.9克,氯化鉀1.5克,加溫開水水1000ml即成.成人每小時500~700ml.在醫院或藥店均可買到.2)自制“米湯”,又稱優質口服補液鹽,制作方法:炒米粉50克,食鹽3.5克,小蘇打2.5克,氯化鉀1.5克(可用菜水或蘿卜湯代替)服用前加溫開水1000ml,用法同上.3,止瀉藥物:經便常規檢查,有炎癥的感染性腹瀉,應慎用或不用止瀉藥物.以免引起腸道毒素吸收.對非炎癥性腹瀉可服用復方苯乙哌啶1#2~3/日.或易蒙停1片,日1次.4,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如乳酸菌素片,金雙歧,整腸生等.5,治水土不服偏方取鮮生姜3-5片,用米醋浸腌一夜,次日取出生姜酌加紅糖,茶葉,沸水沖泡悶蓋5分鐘后頻頻飲用.該方對水土不服所至癥狀有良效.預防:1.多喝水2.補充電解質3.避免乳制品及固體食物4,旅行時避免未煮熟的蔬菜,肉類,海鮮及不潔的飲料5,確保餐具清潔6,將水煮沸三至五分鐘后再飲用7,多喝可樂,柳橙汁等酸性飲料,有助于抵制大腸桿菌的數量.
2015-12-08 20: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