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 12 年反復陰道出血原因及診治方法
絕經12年,近一年半反復陰道出血查因性別:女年齡:55一2011年7月9日入院縣婦幼,入院診斷:1老年性陰道炎2子宮內膜癌3宮頸癌4雙宮頸?專科情況:外陰老年型,陰道暢,內可見少許淡紅血液,宮頸正常大小,宮頸穹窿攣縮,基本展平,左側穹窿處可見類宮頸組織,基本展平,子宮前位,宮體萎縮,左側附件區增厚,似條狀肌性組織,無壓痛,右側附件沒異常。輔查:彩超:子宮大小(28*18*25cm),內膜厚2mm,宮頸旁可探及長約35mm,厚約26mm管狀回聲,緊貼宮頸,下端與陰道相通,內可探及30*13mm液性暗區。超聲提示:宮頸旁管狀回聲,考慮為另一宮頸管積液,老年性子宮聲像。陰道鏡:陰道炎,YCT提示沒看見上皮內病變細胞及惡性細胞,中度炎癥。白帶常規:EPC2+WBC+++RBC1—3/HPBV陰性。住院經過: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三大常規結果正常,血型O型,RH陽性,凝血四項,肝功能血糖結果基本正常,胸片結果提示心肺沒明顯正常,ECG示竇性心律正常范圍心電圖。入院后以“頭孢他定”“奧硝唑”抗感染治療,在2011年7月11日在靜脈全麻宮腔鏡下行診刮術加宮頸活檢術(宮頸左側穹窿處可見一小孔,已封閉,術中宮頸管可見息肉樣組織,宮深3厘米,形狀正常,內膜菲薄,無宮腔正常形態,呈老年性萎縮狀,宮角及輸卵管開口沒見)手術順利,麻醉滿意,術后繼抗感染治療,病情好轉,出院。病檢回報:(宮頸生物)炎性息肉,(宮頸管)粘膜慢性炎癥伴腺體鱗化。出院情況:少許流血。出院診斷:1宮頸管息肉2雙宮頸3宮頸炎癥二回家一個星期后病情反復并加重,轉診到市中心醫院:入院診斷:陰道流血查因:子宮內膜疾患?盆腔彩超:陰道上段、宮頸后下方囊性包塊,性質待定,陰道積血不排,子宮、雙側附件區沒有明顯腫塊聲像。陰道鏡:陰道炎,宮頸炎。TCT:良性反映性改變(中度炎癥)住院經過:尿常規:潛血3+白細胞2+。會診縣婦幼病檢提示檢材鏡下均為炎性宮頸組織,沒見惡性證據。腹部B超回報無異常,泌尿系B超提示左腎顯示欠清,右腎稍飽滿,血常規:WBC輕度異常,腫瘤標記物:CA—125:36.18KU/L,輕度高。出院時陰道流血減少。出院診斷:1、陰道流血:子宮內膜疾患?2、宮頸后方包塊待遇查:雙宮頸?3、白細胞減少出院醫囑:盡早上級醫院就醫三、中心醫院出院后去湘雅附二看門診:1、經陰彩超:子宮前位,大小約為29*22*16mm,實質回聲均勻,內膜線顯示不清,宮內沒見明顯腫塊圖像。雙側卵巢顯示不清,左側附件區可見一大小約29*20mm厚壁囊性暗區,邊界清,形態規則。CDFL:所檢臟器沒見明顯異常血彩及頻譜。建議復查。2、甲胎蛋白腫瘤標記物綜合檢測(C12)12項指標均為正常值范圍。3、白帶:膿細胞 + 雜菌:+ + + 經過:第一天掛了個教授號,開個上面第一個檢查,無果 第二天掛了個知名專家門診:方小玲專家說:你這個不是個炎癥就是個癌癥,聽說沒做宮腔鏡,要求做宮頸鏡做病檢因此至今這個病還沒有確診。曾經治療情況及是否有過敏、遺傳病史:青霉素類藥過敏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絕經 12 年的女性近一年半反復陰道出血,可能與老年性陰道炎、宮頸息肉、子宮內膜病變、宮頸炎癥、盆腔腫物等有關。 1. 老年性陰道炎: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陰道黏膜變薄,抵抗力降低,易發生炎癥,導致陰道出血。治療常采用局部雌激素制劑,如雌三醇軟膏,以及抗感染藥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2. 宮頸息肉:慢性炎癥刺激使宮頸管黏膜增生形成息肉,突出于宮頸外口,可引起出血。一般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后注意預防感染。 3. 子宮內膜病變:如子宮內膜癌等,可能由于絕經后子宮內膜長期受單一雌激素刺激,無孕激素拮抗所致。需通過診刮、宮腔鏡等檢查明確,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4. 宮頸炎癥:病原體感染宮頸導致炎癥,引起出血。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阿奇霉素等,也可配合物理治療。 5. 盆腔腫物:如囊性包塊,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導致出血。治療取決于腫物的性質、大小等,可能需要手術或定期復查。 絕經后反復陰道出血病因復雜,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隨訪。
2025-01-09 04: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的情況還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因停經后陰道出血很常見于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患者多為老年婦女,絕經期延遲,或月經不規則;常為不孕或產次不多,合并肥胖、高血壓、糖尿病;若絕經后又有不規則陰道流血或排液臭則更宜引起注意。對年輕患者有不規則陰道流血者,也要慎重弄清其原因,尤其經過治療而無效者也應做診刮。陰道排液及腹痛已是晚期癥狀。內膜癌癥狀 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婦科檢查時偶然發現。一旦出現癥狀,則多表現為: (一)子宮出血:絕經期前后的不規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為大量出血。不僅較年輕或近絕經期患者易誤認為月經不調,不及時就診,即使醫生亦往往疏忽。個別也有月經周期延遲者,但表現不規律。在絕經后患者多表現為持續或間斷性陰道出血。子宮內膜癌患者一般無接觸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雜有爛肉樣組織。 (二)陰道排液:因腺癌生長于宮腔內,感染機會較宮頸癌少,故在初期可能僅有少量血性白帶,但后斯發生感染、壞死,則有大量惡臭的膿血樣液體排出。有時排液可夾雜癌組織的小碎片。倘若宮頸腔積膿,引起發燒、腹痛、白細胞增多。一般情況也迅速惡化。 (三)疼痛:由于癌腫及其出血與排液的瘀積,刺激子宮不規則收縮而引起陣發性疼痛,約占10~46%。這種癥狀多半發生在晚期。如癌組織穿透漿膜或侵蝕宮旁結締組織、膀胱、直或壓迫其他組織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頑固性和進行性加重;且多從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觸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宮或/及鄰近組織器官可致該側下肢腫痛,或壓迫輸尿管引起該側腎盂輸尿管積水或致腎臟萎縮;或出現貧血、消瘦、發熱、惡液質等全身衰竭表現。 子宮內膜癌發生年齡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獻曾有個別合并妊娠或輸卵管妊娠的病例報道。體征 (一)全身表現:相當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肥胖。貧血而發生于出血時間較長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腫消耗、疼痛、食欲減退、發熱等,出現惡病質。 (二)婦科檢查所見: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無明顯變化,子宮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變至晚期,則子宮增大。絕經后婦女子宮不顯萎縮反而飽滿、變硬,尤應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腫瘤的可能。雙合診時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觸診不清,不必堅持非要查明,因診斷的依據并不在于子宮的大小。患者的子宮頸多無病變可見。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宮頸時,可見癌組織自宮頸口突出。宮旁有浸潤系宮頸受累后所致。 (三)轉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溝處觸及腫大變硬或融全成塊的淋巴結,或有肺、肝等處轉移體征。你的情況現在還不能明確診斷,建議到省級醫院詳細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因為病理讀片專家水平不同,或者取材的滿意度不夠,就不能很好的檢查出來,還是去省級醫院詳細檢查吧。宮腔鏡做病檢不會加速擴散。相對于惡性疾病本身而言,手術明確診斷疾病的風險遠遠小于疾病本身,只有明確診斷,才能針對性治療。沒有更高級的方法快速檢測癌癥。
2015-12-09 07:5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那你可以用鹿子膏調節一下哦,有利于治療的呢
2015-12-09 07: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的這種情況是可以排除癌癥的,因為“甲胎蛋白腫瘤標記物綜合檢測(C12)12項指標均為正常值范圍”這是最準確的檢查!
2015-12-09 05: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