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歲男性直腸癌術后復發,如何應對現病情?
患者男,63歲,59歲查出患直腸癌晚期,當即做了切除直腸癌腫瘤并進行了改道手術,術后因患者體質較差,沒有接著選擇化療治療,在家慢慢調養。,術后兩年后患者病情復發,表現為原肛門處(尾椎骨附近)有胞塊長出,逐漸長大,并伴隨有疼痛感,后來隨之采取了放療治療,放療約一個月后病情有明顯好轉,胞塊逐漸縮小。然后大約三個月后胞塊再次長出,病情復發,并伴隨有疼痛,這次因沒有即時去放療,加之平時生活中的微量運動對體外胞塊處產生了摩擦,胞塊產生了表皮擦傷,隨著時間加長,胞塊隨之長大,擦傷病情隨之加重,后再去醫院進行了二次放療,經過放療后病情無明顯好轉,醫生告知放療治療已無明顯效果,讓患者轉為保守治療。現階段的病情主要表現為原肛門處周圍有胞塊長出并有腐爛現象,同時伴隨有體內不間斷的排出液體,液體帶有惡臭,患者疼痛加重,每天服二至三顆止痛藥片,使患者的疼痛減輕。最近兩次放療后醫院出具的出院復查報告單中均表述為體內其它內臟器官無明顯病理變化,醫生告知患者其它主要器官沒有明顯癌細胞轉移病理現象,患者目前精神狀態表現還算勉強可以支撐,時好時壞,進食情況基本可以,一日三餐都想吃東西但進食后消化功能有非常明顯的減弱,改道口排出的大便顏色基本正常,時干時稀,排尿基本正常,患者近期還有貧血現象,沒有身體發熱發燒癥狀。,現在突出的病情就是患者原肛門處(曾經長有胞塊處)體外皮膚有糜爛疼痛現象,并不斷從體內排出惡臭液體,疼痛病逐漸加重,止痛藥物有加量服用的趨勢,每天只有保守的采取熱縛傷口處,并清洗保持清潔,除此之外沒有再好的辦法,所以懇請專家給予診斷,并給患者一些病情方面的解答,患者精神狀態還算比較好,對自己的病情并不懼怕,沒有恐懼心理,所以請專家醫生可以把實情告知患者,患者自己也想盡早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以讓自己用好的精神狀態來支撐自己,讓自己有再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謝謝專家的耐心給予解答,萬分感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患者為 63 歲男性,直腸癌晚期術后復發,出現肛門處腫塊、糜爛、疼痛及惡臭液體排出等癥狀。應對此病情,需綜合考慮疾病進展、治療選擇、護理措施、患者心理及營養支持等方面。 1. 疾病進展:直腸癌術后復發表明腫瘤細胞仍具活性,可能存在局部浸潤或遠處微小轉移灶。 2. 治療選擇:放療無效后,可考慮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如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帕博利珠單抗等,但需評估患者身體狀況和基因檢測結果。 3. 護理措施:保持傷口清潔,避免感染加重;使用合適的敷料減輕疼痛和促進愈合。 4. 患者心理:良好的心態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家人應給予充分的關愛和支持。 5. 營養支持:增強營養攝入,改善消化功能,可選擇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如魚肉、蛋類、豆制品等。 總之,對于該患者的病情,需要多方面綜合管理,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同時,建議患者定期到正規醫院腫瘤科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09 09: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京生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內科
-
還是局部處理,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也可以試著使用局部熱療試一下
2015-12-09 0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