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面癱后遺癥出現眼瞼和嘴角抽動,可能與神經損傷未完全恢復、肌肉痙攣、心理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相關。 1.神經損傷未完全恢復:面癱導致的面神經損傷可能未完全修復,可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肌肉痙攣:局部肌肉緊張可引起抽動,可采用肉毒素注射治療來緩解痙攣。 3.心理因素:長期的焦慮、緊張可能加重癥狀,需進行心理疏導,必要時使用抗焦慮藥物,如勞拉西泮等。 4.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等,應調整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鍛煉。 5.其他神經系統疾病:排查是否存在帕金森病等,若有,需針對具體疾病治療。 總之,面癱后遺癥出現眼瞼和嘴角抽動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同時注意生活中的護理。
2025-01-09 02: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病情分析:原發性面肌痙攣的手術指征包括:1排除繼發性病變;2經長期系統的藥物或其他治療無效且頻繁發作.意見建議:一藥物治療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過去常用普魯卡因無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莖乳孔處注射以造成一時性神經纖維壞死變性減少異常興奮的傳導一次注射量為0.3~0.5ml以達以出現輕度面癱為度.劑量過大將產生永久性面癱劑量過少3~5個月后仍要復發.現已很少采用.注射方法:患者側臥常規碘酒酒精消毒患側耳下乳突周圍于外耳道底軟骨與乳突前緣交界處用20~21號針頭接2ml注射器針尖指向前內上方與顱底水平線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進入一凹陷內先注射1%普魯卡因1ml不撥出針頭觀察1~2分鐘有無出現面癱如出現面癱表示刺中神經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針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將發生明顯面癱而痙攣消失.經過半年后面癱多能逐漸恢復約2/3的病人痙攣亦將復發.二射頻溫控熱凝療法用射頻套管針依上法刺入莖乳孔內利用電偶原理通過射電使神經纖維間產生熱能溫度在65~70℃在面神經功能監測儀監護下控制溫度使神經熱凝變性以減少傳導異常沖動的神經纖維.術后同樣要發生面癱在1~2年內的面癱逐漸恢復過程中又會舊病復發否則電熱過度痙攣雖可長期不發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癱.
2015-12-09 09: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現在醫療界較為推崇的靶向修復療法針對面癱的治療效果不錯,通過修復受損神經細胞,激活處于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實現神經細胞的自我分化,并替代已經受損和死亡的神經細胞,改善生活質量。您也可以通過在線進行咨詢,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法。
2015-12-09 01: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面肌痙攣該如何治療.您好面肌痙攣的治療原則如下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1)藥物治療傳統的藥物治療多采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卡馬西平和安定等其他藥物如卡巴酚酊非氨酯等據報道對某些HFS有特效但尚不足以推廣應用.(2)封閉治療以往藥物治療HFS效果不佳時臨床可采用酒精進行局部封閉但往往導致面癱且易復發.
2015-12-09 00:2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原發性面肌痙攣的手術指征包括:1,排除繼發性病變;2,經長期,系統的藥物或其他治療無效,且頻繁發作.一,藥物治療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抑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過去常用普魯卡因,無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莖乳孔處注射,以造成一時性神經纖維壞死變性,減少異常興奮的傳導,一次注射量為0.3~0.5ml,以達以出現輕度面癱為度.劑量過大將產生永久性面癱,劑量過少3~5個月后仍要復發.現已很少采用.注射方法:患者側臥,常規碘酒酒精消毒患側耳下乳突周圍,于外耳道底軟骨與乳突前緣交界處,用20~21號針頭,接2ml注射器,針尖指向前內上方,與顱底水平線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進入一凹陷內,先注射1%普魯卡因1ml,不撥出針頭,觀察1~2分鐘有無出現面癱,如出現面癱表示刺中神經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針,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將發生明顯面癱而痙攣消失.經過半年后面癱多能逐漸恢復,約2/3的病人痙攣亦將復發.二,射頻溫控熱凝療法用射頻套管針依上法刺入莖乳孔內,利用電偶原理,通過射電使神經纖維間產生熱能,溫度在65~70℃,在面神經功能監測儀監護下,控制溫度使神經熱凝變性,以減少傳導異常沖動的神經纖維.術后同樣要發生面癱,在1~2年內的面癱逐漸恢復過程中又會舊病復發,否則電熱過度,痙攣雖可長期不發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癱.
2015-12-08 2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操作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內病外治”的醫術。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