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俏庭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精神醫學科
-
總是不愿與人交流且害怕他人,可能與性格、心理、社交經歷、成長環境、疾病等因素有關。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8-12-06 15:31
1.性格:內向性格的人可能更傾向于獨處,不太主動與人交流。
2.心理:如社交恐懼癥,會對社交場合產生過度的恐懼和焦慮。
3.社交經歷:曾有過不好的社交經歷,導致對與人交流產生抵觸。
4.成長環境:家庭氛圍不和諧,缺乏關愛和支持,影響社交能力。
5.疾病: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癥,可能導致社交退縮。
若這種情況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可到正規醫院的內科就診。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和你的性格是有一部分關系的,你的性格應該比較內向。不愿意和外界的人接觸。你的性格已經影響到你的正常生活了,不用害怕的,不要想那么多,坦然面對就可以的,要相信自己。醫生詢問:
2015-12-09 12:4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您好!通過對癥狀的描述,可以看出,你可能受到當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影響而封閉自我,以為這樣就可以免受傷害,所以讓自己變得孤寂,需要健康指導。意見與建議人是自然產物,需要有與人與外界溝通協調能力,而這種能力首先需要認可與接納自我,需要從過去的陰影中走出,一種自尊的受挫需要從他處得到滿足,所以,適當的調整生活方式,多作自己喜歡的事,或者發展興趣與愛好,讓情緒上的愉悅才可能激發熱情與潛能,而且通過多種途徑與人的交往,以轉移壓抑,多歷練,讓自己成長成熟起來。
2015-12-09 08: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最好是求助于當地的心理咨詢機構,由咨詢師幫你來解決,因為那個事件是讓你害怕恐懼的事件,治療當中需要再現當時的情境或者心境情緒。如果你自己能在安靜的時候回想再現當時的情境也可以,但這樣不能保證你能處理好問題,因為你沒有心理學知識。
2015-12-09 08: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多長時間了,開始有什么原因嗎,現在又為什么害怕呢,又害怕什么呢?如果以前不這樣,這種情況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有心理障礙或者社交恐懼癥的可能。如果你從小就這樣,那就是成長中與教養和性格形成有關。建議你再詳細描述一下你的情況,或者你也可以尋求當地的心理咨詢機構做咨詢治療。醫生詢問:
2015-12-09 04: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那有可能是當時的事件造成了心理陰影,現在成為心理障礙,此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你現在沒有什么危險情境,你還是害怕與人接觸,甚至是什么人都有些害怕和提防,那就是泛化了,構成神經癥了,也就是社交恐懼癥,需要到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治療。本身當時的事件造成了心理陰影,也需要通過心理咨詢處理一下的。
2015-12-08 22: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