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雙下肢肌張力低下不一定是腦癱導致,還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系統疾病、肌肉疾病、代謝性疾病、遺傳因素、電解質紊亂等。 1.神經系統疾病:如脊髓損傷、周圍神經病變等,會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支配,導致肌張力低下。 2.肌肉疾病:像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重癥肌無力等,肌肉本身的病變可引起肌張力改變。 3.代謝性疾病: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低血糖等,代謝異常會影響肌肉功能。 4.遺傳因素:某些遺傳疾病,如先天性肌營養不良,可能導致出生后就存在肌張力低下。 5.電解質紊亂:低血鉀、低血鈣等電解質失衡,會影響肌肉的興奮性和收縮力。 總之,雙下肢肌張力低下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需要綜合患者的癥狀、體征、家族史以及相關檢查結果等來明確診斷。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就診,以便盡早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1-09 11: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考慮孩子的情況有腦癱的可能性大孩子以后的情況考慮嚴重的不能生活自理不能融入社會建議積極治療康復治療不能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的越早治療恢復的越好,必須積極治療
2015-12-09 10: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