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話多在學校沉默是自閉癥嗎?
我兒子平時在家里還好,話挺多的,和我們交流都可以的,還喜歡頂嘴,但是在學校就不行了,所有老師都反映說他不愛說話,問他話也不理人家,和同學相處也不好,就一兩個稍微能說得上幾句話的朋友。請問,我兒子這是自閉癥的表現嗎?兒童自閉癥的表現是怎樣的?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秋君 副主任醫師
九江泌尿科醫院
行為發育科
-
部分兒童自閉癥的表現甚至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出現。比如不喜歡比人抱,甚至是連父母的親近也不喜歡。患兒童自閉癥的人不喜歡與人相處交往,不會主動與其他人玩。另外,對于別人的呼喚或者別人做出一起玩的邀請時,都會做出躲避或旁若無人的反應。兒童自閉癥患者常常目光變化不定,喜歡自己一個人行動,而且對周圍環境完全不感興趣。 一般而言,正常兒童的好奇心都是比較強的,而且興趣范圍相當廣泛。看動畫片是兒童們的普遍愛好之一,但自閉癥兒童會對此表現得毫無興趣。他們希望環境一直不要改變,而且行為表現刻板重復,對于新環境常常難以適應。
2016-09-29 01:2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兒童自閉癥的表現多樣,包括社交互動障礙、語言交流問題、重復刻板行為、興趣狹窄、感知覺異常等。孩子在家和學校表現不同,不一定是自閉癥,還可能有其他原因。 1.社交互動障礙:難以理解和回應他人的情感和意圖,缺乏眼神交流,不主動與他人建立關系。 2.語言交流問題:語言發育遲緩,說話內容和語氣異常,重復他人話語。 3.重復刻板行為:重復某些動作,如拍手、搖晃身體,對物品的排列有特定要求。 4.興趣狹窄:只對少數特定事物感興趣,對新事物缺乏探索欲望。 5.感知覺異常:對聲音、光線、觸覺等過度敏感或不敏感。 孩子在家和學校表現不同,可能是環境適應問題或其他心理因素。建議家長多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如有疑慮,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童心理科或精神科就診,進行專業評估和診斷。
2025-01-09 22:3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自閉癥一般表現為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與父母親之間缺乏安全依戀關系,語言交流障礙語言發育落后,多動,注意力分散,發脾氣,攻擊,自傷等表現,您的孩子應該不屬于自閉癥,多是膽子小,怕生,建議多與孩子交流,鼓勵她與其他小朋友多聯系,一般孩子大些會有所好轉.
2015-12-10 06: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放心,你這個是正常現象,不是自閉癥的表現,自閉癥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獨處,不喜歡和他們說自己的心里話,但是你跟要好的同學談心,說明這個不是自閉癥.在平時,不斷樹立自己的自信心,在陌生人面前用于邁出第一步,這樣子你就會漫漫變得在社交方面是優秀的噢.
2015-12-10 03: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理表現(1)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系。 即是缺乏與人交往。交流的傾向,有的患兒從嬰兒時期起就表現這一特征,如從小就和父母親不親,也不喜歡要人抱,當人要抱起他時不伸手表現期待要抱起的姿勢,不主動找小孩玩,別人找他玩時表現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有的患兒雖然表現不拒絕別人,但不會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即缺乏社會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時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過去摟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為了找人聯系而只是一個動作,或者說只存在一個接觸的形式,而無接觸人的內容和目的。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似乎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生什么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們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時常瞇著眼,斜視或余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2)言語障礙十分突出。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愿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復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不少患兒不會提問或回答問題,只是重復別人的問話。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孤獨癥兒童時常出現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至5~6歲或更久。(3)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 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 孤獨癥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如著迷于旋轉鍋蓋,單調地擺放積木塊,熱衷于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們喜歡的動畫片,兒童電視,電影則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表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復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自殘,如反復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4)大多智力發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數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少數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4歲患兒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么,并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不少詞匯,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說明他們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損害。
2015-12-10 02: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早期或在確診為孤獨癥之前已有較好的語言或言語功能者預后較好。盡管疾病本身使他們發展語言的潛能受到限制,但他畢竟是具有這種潛能或基礎,使用藥物效果比較好。
2015-12-09 18: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