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治療效果不佳怎么辦
剛開始被醫生誤診為季節性皮炎,配了激素的藥膏。涂完發作還要厲害,然后又去新華醫院,醫生說是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給我開了聯苯芐唑乳膏和百癬夏塔熱片用了5天,感覺好像沒有什么效果。痘痘有時還很癢,有時癟下去,但是洗完澡之后又都個個鼓起來了。目前在用硫磺皂洗澡。不知該如何進行下步的治療。聽說口服伊曲康錯有效果,但是是不是醫生覺得傷肝,所以沒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糠秕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癥,治療效果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用藥不規范、未注意個人衛生、飲食不當、病情較重、存在其他并發疾病等。 1. 用藥不規范:使用藥物的時間、頻率或方法不正確,影響藥效。患者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如聯苯芐唑乳膏要適量涂抹于患處,百癬夏塔熱片按時服用。 2. 未注意個人衛生:皮膚清潔不到位,容易滋生細菌。建議勤換洗衣物,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3. 飲食不當:食用辛辣、油膩、甜膩食物可能加重病情。應清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 4. 病情較重:若感染范圍廣、炎癥深,當前藥物可能效果有限。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 5. 存在其他并發疾病: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可能影響治療效果。要積極治療基礎病。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如有需要,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09 14:3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變,其皮損特征表現為圓頂狀毛囊性丘疹或膿皰樣損害.臨床表現:1.青壯年多見;2.皮損好發于胸背和上臂;3.皮損表現為圓頂狀毛囊性丘疹或膿皰樣損害,直徑2-4mm,按痤瘡治療無效.診斷依據:1.皮損好發于胸背,上臂;2.典型皮損表現;3.皮屑直接鏡檢可見短桿狀菌絲及圓形孢子;4.皮損組織病理(PAS染色)毛囊內可見大量圓形或卵圓形芽生孢子.治療原則:1.內服系統抗真菌藥.2.外用抗真菌制劑.用藥原則:1.皮損面積較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2.皮損廣泛而頑固者可考慮內服系統性抗真菌藥(或中藥),外可涂擦酮康唑乳膏.專家提示:平時注意個人衛生,本病易誤診為痤瘡,易復發,病后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在醫生指導徹底治療以達到根治目的,治療期間要徹底消毒用過的衣物(可采取白天太陽爆曬,晚上開水浸泡的方式).
2015-12-10 10:1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變,其治療原則要以抗真菌治療為主,如果皮損面積比較廣泛而頑固者,考慮口服一個療程的抗真菌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奈芬片,氟康唑等,同時配合外用抗真菌藥物多選擇酮康唑,布替奈芬,特比奈芬,環吡酮胺等藥物,用藥要科學規范,每日兩次,皮損消退后繼續用藥2周,以提高臨床治愈率,減少復發.本病的臨床特點是多見于青壯年多見;皮損好發于胸背和上臂;皮損表現為圓頂狀毛囊性丘疹或膿皰樣損害,直徑2-4mm,按痤瘡治療無效,皮屑直接鏡檢可見短桿狀菌絲及圓形孢子.平時注意個人衛生,本病易誤診為痤瘡,易復發,病后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在醫生指導徹底治療以達到根治目的,治療期間要徹底消毒用過的衣物,可采取白天太陽爆曬,晚上開水浸泡的方式.
2015-12-10 03: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糠秕孢子菌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毛囊炎性病變.發病多在30歲左右,女多于男,好發于背,胸,頸,面及肩等處.皮疹多為毛囊性炎癥丘疹,直徑2-4MM,間有膿皰,散在分布,且對稱.伴有癢感,刺痛或燒灼感,撓抓時,常可出現風團和潮紅反應.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療就用膚力康,直接在患處涂抹,一日兩到三次,能夠徹底治愈毛囊炎不復發.“膚力康”選用國藥提取其精華,富含表皮活性因子和高效皮膚滲透劑.膚力康純中藥制劑,不含激素,無任何毒副作用,是純天然的治療毛囊炎的良藥,膚力康專業抑殺化膿菌,快速止癢,防感染,膚力康從疾病的病因著手,能快速改善毛囊炎癥狀,攜帶藥物直達病灶,消除.專業用于膿皰瘡,毛囊炎,化膿菌皮膚病炎癥的治療.
2015-12-10 01: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變,其皮損特征表現為圓頂狀毛囊性丘疹或膿皰樣損害.治療原則:1.內服系統抗真菌藥.2.外用抗真菌制劑.用藥原則:1.皮損面積較局限者以外用療法為主;2.皮損廣泛而頑固者可考慮內服系統性抗真菌藥.
2015-12-09 23: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