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歲患病后 16 歲抑郁,反復且有新癥狀,怎么辦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14歲時得的病當時滿街跑成天做體育運動不吃不睡后來住院了好了16歲時又得的抑郁一個月犯一次病內分泌失調不愛吃飯睡不著覺感覺生命沒有意思想過自殺詳細的我不太想說請在交流中了解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好了但是后來又得了新的癥狀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告訴自己怎么做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抑郁是一種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遺傳、神經遞質失衡、心理社會因素、內分泌紊亂、性格特征等。 1.遺傳:部分抑郁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基因可能影響大腦神經遞質的調節。 2.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影響情緒和認知。 3.心理社會因素: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如親人離世、學業受挫等,可能誘發抑郁。 4.內分泌紊亂:激素水平的變化,如甲狀腺功能異常,可能與抑郁相關。 5.性格特征:內向、敏感、悲觀的性格在面對困難時,更容易出現抑郁情緒。 6.環境因素:長期處于不良的生活環境,缺乏支持和關愛,也可能增加抑郁風險。 對于抑郁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同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等,有助于改善癥狀。
2025-01-09 23: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