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牙疼吃什么藥?
我老婆是個孕婦,最近她的牙齒一直很疼,但是不敢隨便亂用藥,怕影響孩子,所以想問一下孕婦牙疼該吃什么藥?在平時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方面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燕 主治醫師
鄒平市中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老婆是一個孕婦,最近牙痛的很厲害,不敢隨便用藥,怕對寶寶有影響,這種情況建議可以用淡鹽水漱口,平時注意清淡飲食,多吃點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涼的,辣的,刺激的,油膩的食物,多喝白開水,如果疼痛厲害的話,可以口服布洛芬,對寶寶沒有影響。
2019-01-28 21:3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多發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單克隆漿細胞惡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廣泛浸潤和大量單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現及沉積,正常多克隆漿細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從而引起廣泛骨質破壞、反復感染、貧血、高鈣血癥、高黏滯綜合征、腎功能不全等一系列臨床表現并導致不良后果。二,實驗室檢查1.外周血貧血見于絕大多數患者,隨病情進展而加重。一般屬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但可有大細胞性貧血伴骨髓幼紅細胞巨幼樣變,也可因有失血而表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紅細胞常呈緡錢狀排列,血沉也明顯加快,常達80~100mm/h以上,此因異常球蛋白包裹紅細胞表面使紅細胞表面負電荷之間排斥力下降而相互聚集的結果。紅細胞聚集現象可能給紅細胞計數、血型檢查造成困難。 白細胞計數正常或減少。白細胞減少與骨髓造血功能受損及白細胞凝集素的存在有關。白細胞分類計數常顯示淋巴細胞相對增多至40%~55%。外周血涂片偶可見到個別瘤細胞,若出現大量瘤細胞,應考慮為漿細胞白血病。 血小板計數正常或減少。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和血小板凝集素存在的緣故。當血小板表面被異常球蛋白覆蓋時,功能受到影響,可成為出血的原因之一。 2.骨髓象骨髓瘤細胞的出現是MM的主要特征。瘤細胞數量多少不等,一般都占有核細胞5%以上,多者可達80%~95%以上。骨髓一般呈增生性骨髓象,各系統比例與瘤細胞數量有關,當瘤細胞所占比例較小時,粒細胞和紅細胞系比例可大致正常,巨核細胞數也可在正常范圍;當瘤細胞數量較多,所占比例較大時,粒細胞系、紅細胞系及巨核細胞均可明顯減少。值得提出的是,在部分患者,特別在病程早期,骨髓瘤細胞可呈灶性分布,單個部位骨髓穿刺不一定檢出骨髓瘤細胞,此時應作多部位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檢,方可發現瘤細胞。瘤細胞易位于涂片尾部,應注意檢查涂片尾部。從以上可知:要了解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效果,可以復查血常規,骨髓片,看貧血是否糾正,瘤細胞是否減少,同時還可以查肝腎功能看是否有所好轉。
2015-12-10 16:3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現在的情況建議以中醫藥的療法為主治療,從心理、藥物、身體活動和飲食方面綜合治療,也就是中醫的“四位一體療法”,積極綜合的治療,相信能得到良好的療效,
2015-12-10 14: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你是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病的一種。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應該檢查骨髓穿刺就知道變化如何。具體請就診后謹遵醫囑治療,不要擅自服藥,祝您健康。
2015-12-10 07:1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應用化療藥物期間觀察病情變化,是根據相關的血化驗或影像學檢查來評估病情變化。建議行血常規,肝腎功能,血漿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血鈣磷,骨髓穿刺細胞學檢查,骨掃描檢查。
2015-12-10 02:0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你的描述你是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病的一種。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應該檢查骨髓穿刺就知道變化如何。
2015-12-10 00: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多發性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漿細胞的惡性腫瘤,骨髓內有異常漿細胞(或稱骨髓瘤細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壞,血清出現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抑,尿內出現本周蛋白,最后導致貧血和腎功能損害。發病率占所有惡性腫瘤的1%,血液腫瘤的10%,在美國位于血液腫瘤的第2位。中位發病年齡65歲。目前本病仍然是一種不能治愈的疾病。用標準化療緩解率為50%一65%,誘導的中位緩解期不超過18個月,臨床疾病期平均僅持續3年,所有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30—36個月。5%的患者能夠完全緩解,5%的患者能夠生存10一15年。不治療中位生存期為7個月。近年來,包括沙利度胺、雷利度胺、硼替唑米的新藥聯合方案及適血干細胞移植使初治患者的完全緩解率甚至于高達60%,5年生存率提高到5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