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寶寶肛周膿腫,中藥清洗無效,怎么辦?
寶寶兩個月了,得了肛周膿腫,去了兩個醫院,一家說讓住院切開,由于寶寶太小沒有選擇住院,另一家醫生說嬰兒得是很正常的,開了點中藥讓回家清洗,可是發現膿包變大了,中藥有地丁,蒲公英,雙花,花椒,可是不見好呀,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兩個月寶寶患肛周膿腫,中藥清洗后膿包變大,應引起重視。這可能與感染未控制、護理不當、寶寶自身免疫力弱、膿腫位置較深、治療方法不適合等有關。 1. 感染未控制:肛周膿腫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如果感染的病菌對所用中藥不敏感,就會導致病情進展。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致病菌,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但使用抗生素務必遵醫囑。 2. 護理不當:寶寶便后未及時清潔,或局部皮膚過于潮濕,都可能影響恢復。要保持肛周清潔、干燥,勤換尿布。 3. 寶寶自身免疫力弱:嬰兒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對抗感染的能力有限。可通過合理喂養,保證營養攝入來增強免疫力。 4. 膿腫位置較深:若膿腫位置較深,單純的外部清洗難以徹底清除膿液。可能需要切開引流,排出膿液。 5. 治療方法不適合:當前使用的中藥清洗可能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可考慮其他治療方式,如局部熱敷、坐浴等。 寶寶肛周膿腫若持續不好轉,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1-09 18: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其特點是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后常形成肛瘺。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也是肛管、直腸炎癥病理過程的急性期,肛瘺是慢性期。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桿菌,偶有厭氧性細菌和結核桿菌,常是多種病菌混合感染。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治療措施: 少數肛周膿腫用抗生素,熱水坐浴及局部理療等可以消散,但多數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有兩種方式。 (一)單純性膿腫的治療 可在截石位或側臥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膿腫部位做放射狀切口,放出膿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膿腔大小,分開其間隔。必要時將切口邊緣皮膚切開少許,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紗條放入膿腔做引流。 (二)膿腔與肛瘺相通的膿腫 可在切開膿腫后,用探針仔細檢查內口,然后切開瘺管,適當切除皮膚和皮下組織,內口周圍組織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暢。如內口較深,瘺管通過肛管括約肌,可采用掛線療法。以上手術優點是膿腫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瘺。但在急性炎癥中,找內口有困難時,不應盲目尋找,以免炎癥蔓延或形成假道,僅做切開排膿,待形成肛瘺后,再做肛瘺手術。二期手術優點是效果準確,治愈率高
2015-12-10 18: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肛周膿腫的治療方法有兩種,那就是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癥狀,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治愈肛周膿腫。 臨床上,很多肛周膿腫患者發病后都寄希望于通過藥物進行治療。對此,北京東大肛腸醫院特別解釋到,肛周膿腫藥物治療其實是一種誤區,肛周膿腫用什么藥都無徹底治愈,只能緩解。很多肛周膿腫患者由于害怕手術的疼痛,往往選擇藥物保守治療肛周膿腫,結果卻容易越治越重,越治越“漏”,本來只有一個瘺口卻變成了兩個三個乃至更多的瘺口,得不償失。 從根本上說,肛周膿腫的發病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趨勢,病灶在于肛管直腸附近,單純抹藥的話藥力只能作用于肛門周圍的皮膚,達不到深層病灶。如果藥不對癥,往往造成瘺口再次感染,病情反而會加重。而且,肛周膿腫內口只能通過手術切除才能除根,藥物處理是不能徹底治愈的。 在治療上,可以采用國外引進的“HCPT微創技術”治療肛周膿腫,在全電腦高頻電容場下,組織內帶電離子和偶離子在兩極間高速震蕩產熱,電離子耗竭至病灶組織間液干結,短時間內使病灶組織壞死、脫離,達到治療肛裂的理想效果。
2015-12-10 05: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肛周囊腫有的是因為經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導致的體內濕熱過盛,濕熱下注引起的氣滯血瘀,瘀而化膿。有的是久坐等導致的氣血不通暢。孩子有患肛周膿腫的現象,要注意護理的,食物要清淡的,營養也要全面的,要及進檢查治療的
2015-12-10 03: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