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核治療中癥狀變化,如何判斷好壞及就醫
2011年2月確診肺結核,開始按醫囑吃抗結核藥,治療效果不錯,5月底,脖子上出現一個腫塊,懷疑是淋巴結核,不能確診,按醫生說法,直接按淋巴結核治療,在原來的肺結核藥的基礎上加開一個鹽酸乙胺丁醇片,至今日7月10號,腫塊位置變紅,跟以前對比感覺里面有一些液體,液體底下周圍是一圈硬硬的一個圓盤樣,至今,底部的硬部分正在逐漸軟化,同時液體部分變大,用手觸摸會有疼痛感,前天開始,又一個很硬的部位開始軟化,今日,硬部基本變軟,但是同一位置附近部位也開始在鼓起,鼓起部分比以前干硬部分占的面積較大,(干硬時這部分大概像一個中性筆的筆芯那么大長大概8毫米,軟化后變成一個大概中指加大小了)我想知道這是在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朝壞的方向發展?網上上最好要中西醫結合起來治療淋巴結核效果比較好,我想去深圳中醫院看醫生,請問我這個該掛什么科室的號?網上說,小金丸效果好,我想自己去買些來吃,不知道可不可以,請問這個是什么牌子的效果比較好,同時我看到里面的一個注意事項,參劑不可同用,請問參劑是什么東西?是指帶有人參等參類的藥品嗎?或者直接告訴我要注意些什么的具體事項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淋巴結核在治療過程中癥狀可能會發生變化,判斷其發展方向需綜合多方面因素,如腫塊的大小、質地、顏色、疼痛程度及全身癥狀等。同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和藥物也很重要。 1.癥狀判斷:腫塊變軟、有液體且疼痛,可能是炎癥反應和組織壞死液化,不一定能直接判斷病情好壞,還需結合全身癥狀如發熱、乏力等,以及相關檢查如血常規、結核菌素試驗等。 2.治療方法:目前主要是抗結核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若局部形成膿腫,可能需要穿刺抽膿或切開引流。 3.中西醫結合:中醫治療可作為輔助,能調節身體機能,但不能替代西醫治療。 4.藥物選擇:小金丸等中成藥可輔助治療,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建議自行用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引起不良反應。 5.就醫科室:可掛感染科或結核病科。 淋巴結核的治療需要耐心和規范,患者應密切配合醫生,定期復查,注意休息和營養,以促進康復。
2025-01-09 19:5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