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歲患者頸椎壓迫神經致手足無力咋治
患者49歲,手足無力近一年,在北京306經CT、核磁檢查小腦沒有萎縮,沒有腦瘤,腦脊液正常,肌電圖正常,頸椎有增生。曾用強力松、口服碳酸鈣、VB1、VB12治療,癥狀減輕,停藥后癥狀加重。現在手不能握筷子,不能系褲帶,走路磕磕絆絆。經診斷頸椎壓迫神經,脊髓受損病變.一年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49 歲患者因頸椎壓迫神經、脊髓受損出現手足無力癥狀,治療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病情評估、治療方法選擇、康復訓練、生活注意事項及定期復查等。 1.病情評估:詳細了解頸椎病變的程度和位置,通過影像學檢查如 X 光、CT、磁共振成像(MRI)等,確定神經受壓的具體情況。 2.治療方法選擇: 保守治療:包括佩戴頸托、牽引、按摩、針灸等物理療法,以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減輕炎癥和疼痛,營養神經藥物如甲鈷胺、腺苷鈷胺等促進神經修復。 手術治療:若保守治療無效,神經受壓嚴重,可能需要進行頸椎前路或后路手術,解除神經壓迫。 3.康復訓練: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進行頸部和肢體的康復訓練,如頸部活動度訓練、肌肉力量訓練、平衡訓練等。 4.生活注意事項:避免長時間低頭,選擇合適的枕頭,注意頸部保暖。 5.定期復查:定期進行頸椎影像學檢查和神經功能評估,觀察病情變化。 頸椎壓迫神經導致的手足無力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09 19: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從病情分析,本病診斷為頸椎壓迫神經有誤,其病應診斷為神經元變性疾病或運動神經元疾病。其病由于尚未造成脊髓中樞器質性破壞現代醫確非常困難,一但確診病非早期,如病癥有肌肉跳動現象就更能證明神經元變性在不斷的進行神經損害.發病嚴重是可侵犯脊髓前角細胞和腦干神經核以及大腦運動皮質錐體細胞危機生命,約有5%-7%的患者和基因免疫異常或病毒感染所致。其余患者病因不明,也有學者認為發病與化學中毒以及周圍環境有關。早期的治療多以營養支持療法治療,但療效難以控固,由于本病導致先致植物神經功能損害使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累贅其它神經故癥狀進一步加重。治療方案:治療除正常的營養支持療法外,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肌體抗病能力。營養神經,中西醫結合擴張微循環使受損殘余神經得到充分的血供,預防病情繼續發展。并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神經,激活麻痹和休克的神經細胞代償已損的神經細胞以增強神經細胞間的傳導沖動恢復肢體功能。如需幫助來電聯系
2015-12-11 04: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脊髓型頸椎病早期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休息、頸部牽引、頸圍保護及藥物療法等。
2015-12-11 01: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你的病史、體征及診治經過分析,頸椎病的診斷基本可以明確。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所引起的,以頸肩痛,放射到頭枕部或上肢,肩背部沉重感,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肢體皮膚感覺減退,手握物無力,有時不自覺的握物落地;另一些病人下肢無力,行走不穩,二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嚴重者可出現雙下肢痙攣,行走困難,以致于四肢癱瘓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頸椎病治療的根本原則,是促使頸椎恢復原有正常、穩定的生物力學結構,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復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前屈),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特別是睡姿調整,適當休息以及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就能恢復。藥物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針灸、推拿、物理治療等能緩解頸部肌肉痙攣、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均有一定療效,但這些方法在促進頸椎恢復正常生物力學結構方面沒有作用,故不能作為長期方法,比治療更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勢調節等。極少數病人需要手術治療。牽引無助于頸椎恢復正常的生物力學結構,甚至有拉直頸椎生理彎曲(前屈)的弊端,應當慎用。自我運動治療:1、頸部運動:頭向前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傾十次,向右傾十次。然后緩慢搖頭,左轉十次,右轉十次。2、搖動上肢:左臂搖動二十次,再右臂搖動二十次。3、抓空練指;兩臂平伸,雙手五指作屈伸運動,可作五十次。4、局部按摩:可于頸部、大椎穴、風池穴附近尋找壓痛點、硬結點或肌肉繃緊處,在這些反應點上進行揉按、推掐。醫生詢問:不知道你目前有沒有雙下肢無力,行走不便,或踩棉花感覺?這個問題較為重要,望能回答?
2015-12-10 10: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