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冬天手腳臉生凍瘡且怕冷,如何根治?
我從小的時候每到冬天我的手上臉上和腳上都會有很多的凍瘡,而且會很癢很痛,我之前試過很過的藥物去治療,都未能根治,請問有什么原因可以治療凍瘡,因為我特別怕冷,四季都手腳冰涼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凍瘡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血液循環不良、環境溫度過低、皮膚濕度大、自身抵抗力弱、缺乏運動等。 1.血液循環不良:末梢血管循環不佳,血液難以充分供應到手腳和面部,導致局部易受凍。可通過適度運動,如慢跑、跳繩等改善。 2.環境溫度過低:冬季寒冷,長時間處于低溫環境易引發凍瘡。注意保暖,穿戴足夠厚的衣物,尤其是手套、帽子和圍巾。 3.皮膚濕度大:出汗多或接觸水后未及時擦干,增加凍瘡風險。保持皮膚干燥,及時更換潮濕衣物。 4.自身抵抗力弱:免疫力差,身體對寒冷的耐受能力降低。均衡飲食,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抵抗力。 5.缺乏運動:身體代謝緩慢,產熱不足。堅持規律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總之,預防和治療凍瘡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保暖和適度鍛煉。如果凍瘡嚴重,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凍瘡膏、維生素 E 軟膏、肝素鈉乳膏等。
2025-01-09 21: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個是個體差異.與每個人的末梢循環有關系的啊.沒有特效辦法預防.首先應該注意保溫保暖和多吃羊肉湯,也可以在當地醫生指導下使用654-2口服改善末梢循環.另外注意保溫保暖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啊.654-2的具體使用:建議開始的時候每次吃10毫克.每天3次,才開始的時候可能有一點點口干,繼續吃,口干就喝水,慢慢的會適應,就不會再口干的,當不口干的時候就再次適當加劑量,最好是每次吃15毫克,仍然每天3次,這樣也可能口干,但是繼續吃也會適應不再口干的,如果凍瘡這個時候已經好轉就這個劑量繼續鞏固到完全好.如果這個時候還是好轉不明顯,而且口干也不明顯可以每次吃20毫克,每天3次.應該都會見效果.一般7-10天見效,完全好完一般1個月就可以.但是一定在當地醫生針對性使用,注意副反應能不能耐受啊.
2015-12-11 12: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體育鍛煉法 加強適合自身條件的體育鍛煉,如練氣功,跳舞,跳繩等活動,或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微循環障礙,達到“流通血脈”的目的. 2,溫差水泡法 取一盆15℃的水和一盆45℃的水,先把手腳浸泡在低溫水中5分鐘,然后再浸泡于高溫水中,如此每天干地3次,可以鍛煉血管的收縮和擴張功能,減少凍瘡的發生.3,服,擦藥物法 有凍瘡體質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維生素A,C及礦物質的食入,可口服煙酰胺片0.1克,日3次,鈣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機體耐寒力.也可在凍瘡好發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閉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藥治療可內服“人參養榮湯”:當歸12克肉桂10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生姜皮10克(無此藥時可用干姜8克代替)黨參18克黃芪18克雞血藤30克,煎水內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桂枝30克甘草30克川芎20克(如創面有潰爛者可再加鴉膽子25克或黃連25克),水煎,等待溫度適宜(溫度為35~40℃),溫洗或浸泡.每天2次
2015-12-11 1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未破潰的凍瘡可用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10%樟腦軟膏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潰瘍用5%硼酸軟膏,紅霉素軟膏或豬油蜂蜜軟膏(豬油30%,蜂蜜70%涂搽并包扎,內服藥物可用末稍血管擴張劑,煙酸等).
2015-12-11 10: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凍瘡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癥損害.以云南白藥酊外搽患處,每日3~4次,一般用藥2~3天紅腫消退,瘙癢減輕,多數患者1周內顯效.對早期紅斑型凍瘡療效甚佳,對水泡型和壞死型效果亦好.本品不宜用于皮膚破損者,以免引起疼痛.
2015-12-10 20: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