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從X片可以判斷和確診強直性脊椎炎嗎?
一直都在辦公室里工作,每天都要保持一個姿勢一整天,慢慢的就經常性出現了腰椎疼痛,而且脖子也痛得很厲害,到醫院做了詳細的檢查,請問可以簡單地從X片上判斷和確診強直性脊椎炎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斌 主治醫師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您好:通過拍片子的話,不單單是看你的脊椎是否正常,有什么問題和疾病是完全可以診斷出來的,因此你可以直接去醫院拍片子進行診斷是否有強直性脊柱炎。如果有可以通過按摩來糾正脊椎以及針灸來進行緩解疼痛,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平時的話適當動動脖子進行鍛煉,不要一個姿勢堅持在電腦面前做很久。
2019-01-24 16:1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只要有X光片我就能確診是否是強直性脊椎炎
2015-12-11 19: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化驗血沉,抗0,C反映蛋白,HLA-B27,拍骶髂關節CT確診
2015-12-11 16: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我來幫您解釋一下好吧!對于強脊來講,X線檢查是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此病絕大多數最先發生于骶髂關節,在X線上表現為骶髂關節的硬化、破壞和骨性強直,繼而病變向上累及脊柱,引起脊柱的一系列表現。因此推測醫生根據您的骨盆正位片診斷您為強脊,那么有可能您的骶髂關節具備此病的相關表現。但是您目前的情況尚不足以確診為強脊,對于您的情況,建議您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的檢查一下,比如血HLA-B27、ESR、C反應蛋白、免疫球蛋白、類風濕因子測定等等,將這些結果綜合起來做分析,才好判斷您是否患有強脊,望您理解。
2015-12-11 12: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血液診斷(1)HLA-B27:強直性脊椎炎病人HLA-B27抗原陽性率高達90%-96%,HLA基因的遺傳特征使AS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因此,HLA-B27抗原的檢測,不但有助于AS早期診斷、鑒別診斷和預防AS的發生發展,間接了解AS病情及預后。并通過其家屬HLA-B27抗原的檢測,及早發現該病易患者,及早預防。但單純HLA-B27抗原陽性不能作為診斷或確診AS的手段,因在普通人群中HLA-B27抗原陽性者占4%-8%,另外約10%AS為HLA-B27抗原陰性。(2)血沉:血液中紅細胞沉降率稱為血沉(ESR)。國內通用魏氏法測定。健康男性小于15毫米/小時,女性小于20毫米/小時。血沉在感染、炎癥、腫瘤、組織損傷等多種疾病時均可增快,因此屬非特異性試驗。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但AS發病初期,疾病未控制情況下,半數以上可增高,在疾病得到控制后,血沉可恢復正常。因此對AS患者查血沉可了解疾病活動性,并可用于療效判定。(3)C反應蛋白(簡稱CRP):正常值小于5微克/毫升,與血沉一樣,不具有特異性診斷意義,但AS初期或本病活動期,病情未控制時CRP增高,反之則降低,同樣可了解疾病活動性和療效判斷。(4)血小板(簡稱PLT):AS疾病穩定期血小板與正常人無顯著差異,在疾病活動期時PLT顯著高于正常人,平均血小板體積(MPV)、血小板分布寬度(PDW)增大,血小板比率(P-LCR)顯著低于正常人。其機制可能為AS由于感染因素存在,破壞了人體凝血系統之間的平衡,凝血系統亢進,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因此也可作為診斷本病、判斷疾病活動,評價療效、估計預后的指標。放射學診斷以骶髂關節炎最為突出。骶髂關節出現x線征象時往往已較遲,幾乎完全是雙側性。最初出現的是關節附近退變性骶髂關節炎有斑片狀骨質疏松區,特別是骶髂關節的中下段最為明顯。接著便出現了骨腐蝕與軟骨下骨皮質硬化。在骶髂關節的中下段,髂骨面覆蓋著薄層軟骨,因此該處首先出現骨骼變化,且比較明顯。在骶髂關節的上1/3處,有堅強的韌帶連接著骨面,也可以有類似的X線征象。軟骨下骨侵蝕的X線表現為關節間隙的假性增寬。接下去便是纖維化、鈣化、骨橋形成與骨化。一般說來,軟骨下骨皮質硬化比骨腐蝕明顯些,最終骶髂關節完全強直,通常需數年之久。在脊柱方面主要表現在椎間盤、脊椎小關節、肋脊關節,后縱韌帶與寰樞關節。很少有上述關節出現病變而骶髂關節卻不受侵犯。早期階段,椎間盤纖維環淺層有炎癥,伴反應性骨硬化與鄰近椎體腐蝕,使椎體變成方形。纖維環逐漸骨化,并有骨橋形成。同時脊椎后關節和鄰近韌帶亦有類似的變化,最終脊柱完全融合,如竹節狀。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還可以出現椎間盤周圍椎體骨質腐蝕和硬化,竹節狀改變亦在此節段中斷,通常發生在疾病的后期。臨床上常有急性發作,并有局限性疼痛。該區常有上述X線征象,稱為"椎間盤炎"。這種病變易誤診斷為結核、化膿性骨髓炎,甚至認為是轉移性病灶。化膿性骶髂關節炎周圍大關節炎癥以髖關節最常見。表現為對稱性、均勻性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板不規則骨硬化,關節外緣骨刺形成,最后骨性強直。肩關節為第二好發部位,病變情況與髖關節相類似,骨腐蝕主要發生在肱骨頭外上方。
2015-12-11 07: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對于強脊來講,X線檢查是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此病絕大多數最先發生于骶髂關節,在X線上表現為骶髂關節的硬化、破壞和骨性強直,繼而病變向上累及脊柱,引起脊柱的一系列表現。因此推測醫生根據您的骨盆正位片診斷您為強脊,那么有可能您的骶髂關節具備此病的相關表現。
2015-12-11 06: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