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心理疾病可能會對心臟功能產生影響,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心衰和頻死感。這涉及到心理應激、神經內分泌失調、不良生活習慣、遺傳因素以及原有心臟疾病等。 1. 心理應激:長期的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會使身體處于應激狀態,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心臟負擔。 2. 神經內分泌失調:心理疾病可能引起體內激素失衡,如兒茶酚胺等分泌增多,影響心血管系統。 3. 不良生活習慣:因心理問題可能出現吸煙、酗酒、熬夜等,這些都會損害心臟。 4. 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本身存在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遺傳基因,在心理疾病刺激下更易發病。 5. 原有心臟疾病:若本身就有心臟基礎病,心理疾病會加重病情,增加心衰風險。 總之,心理疾病與心衰存在一定關聯。一旦出現頻死感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聲等,明確病因,并在醫生指導下采取相應治療措施。治療可能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美托洛爾、依那普利、螺內酯等)以及生活方式調整。同時,要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025-01-09 22: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