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礙由哪些原因引發?
我一直是一個性格很內向的人,平時也不怎么會跟別人打交道說話,現在這么大了我連個能說話的朋友都沒有,我很自卑,總是覺得別人都看不起我,從上學開始我的學習一直很差,同學們老是喜歡笑我,我現在看到生人都會臉紅很害怕。精神障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精神障礙的引發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神經生化因素、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以及感染因素等。 1.遺傳因素:某些精神障礙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如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等。如果家族中有此類疾病患者,個體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2.心理社會因素:重大的生活事件,如親人離世、失業、長期的壓力等,可能導致精神障礙的發生。 3.神經生化因素:神經遞質的失衡,如多巴胺、5-羥色胺等,與多種精神障礙相關。 4.大腦結構和功能異常:腦部損傷、發育不良或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引發精神障礙。 5.感染因素:某些病毒、細菌感染,如腦炎,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精神障礙。 總之,精神障礙通常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出現精神障礙相關癥狀的個體,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診,進行專業的評估和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合適的治療。
2025-01-10 02:0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引發精神障礙的病因如下:1、精神因素:在現實生活環境中如遇到急劇或持久的精神創傷或生活事件可使某些個體產生一系列精神癥狀。這些心理社會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礙主要的原因。2、軀體狀況:如果病人軀體健康狀況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這時處在大腦機能狀態消弱的情況下,或對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況下,容易患此病。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認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癥為例,即使是單卵雙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終生患病率約1%,而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終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
2015-12-12 00: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病因生物學因素(內因)1.遺傳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認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以精神分裂癥為例,即使是單卵雙生,同病率也不到50%。正常人的終生患病率約1%,而精神分裂癥患者家屬的終生患病率也只有10%左右。2.中樞神經感染與外傷心理、社會因素(外因)1.人格人格障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障礙。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礙。而且某些人格障礙與特定的精神障礙有密切聯系。2.應激應激一般只是精神障礙的誘因,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如急性應激障礙)才可能是直接病因。
2015-12-11 21: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引起精神障礙的原因一、病前人格人格障礙本身就是一種精神障礙。人格不健全者更容易患精神障礙。而且某些人格障礙與特定的精神障礙有密切聯系。環性性格特征是發病的基礎。分三類素質:1、憂郁素質表現為沉靜、嚴肅、遇事認真、多悉善感,遇挫折易陷入肖極。2、輕躁狂素質表現為開朗樂觀、熱情好動、進取心強、精神充沛,常帶有情感高漲色彩。3、環性素質為上述兩種素質特征的交替出現,每種可歷時數月之久。引起精神障礙的原因二、遺傳因素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認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提高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流行病學凋查結果表明,先癥者家族中同病率為一般人口的30倍,一級親屬的預期發病率為7.2-16%,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單卵雙生子同病率(69-95)顯著高于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12-38%)。患者的子女既使在出生后不久即寄養于正常人家中,日后患病率仍很高。引起精神障礙的原因三、中樞神經感染或外傷等因素。引起精神障礙的原因四、心理社會因素。心理社會因素:常作為一種促發因素而起作用,比如急性應激反應。
2015-12-11 19: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遺傳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也不是肯定的單基因遺傳,一般以為是多基因相互作用進步了精神障礙的危險性或者可能性。流行病學凋查結果表明,先癥者家族中同病率為一般人口的30倍,一級支屬的預期發病率為7.2-16%,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單卵雙生子同病率明顯高于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
2015-12-11 15: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