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鼻孔近一月頻繁流鼻血如何治療及注意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右側鼻孔經常流鼻血還就這么一個鼻孔流鼻血,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約快一個月了,希望在這里咨詢到一個治療我這種病的方法,還有平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右側鼻孔近一個月頻繁流鼻血,可能是由于鼻腔干燥、鼻部損傷、鼻部炎癥、全身性疾病、鼻部腫瘤等原因引起。 1.鼻腔干燥:空氣干燥或飲水不足可導致鼻腔黏膜干燥,易破裂出血。應增加環境濕度,多喝水。 2.鼻部損傷:挖鼻等不良習慣造成鼻部損傷,引起鼻出血。需改掉不良習慣。 3.鼻部炎癥:如鼻炎、鼻竇炎等炎癥刺激,使鼻部黏膜充血、脆弱,易出血。要積極治療炎癥,可使用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等。 4.全身性疾病:高血壓、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導致鼻出血。需控制基礎疾病,監測血壓,治療血液疾病。 5.鼻部腫瘤:鼻腔、鼻竇的腫瘤可能引起鼻出血,需進行相關檢查排除。 總之,長期單側鼻孔鼻出血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潔,避免用力擤鼻、挖鼻。
2025-01-10 06:4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根據您的病情,流鼻血有可能是因為空氣比較干燥,鼻粘膜也比較干燥,脆弱,容易出血.或者是因為一些辛辣物質的飲食問題而引起的.如果是鼻子本身的出血,是可能患有其它疾病.自己本身要飲食,少吃辛辣事物過補的食物.保持室內的濕度性.如果發生鼻出血,可用手指輕輕捏鼻5分鐘.或采用前額、頸部冷敷,一般可自行止血;同時可以服用維生素及三七片等止血藥物。如果這些方法都不能止血.應到醫院急診處理,以免發生意外。高血壓病人要注意控制血壓,避免情緒過于激動,發現反復鼻出血要及時就診,以免貽誤病情。其它,如果經常性流血建議到醫院做個檢查,查出出血的原因.根據病情來進行治療。
2015-12-12 08: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建議檢查一下看看,鼻出血的病因可分為局部病因和全身病因兩類.局部病因:1外傷;2鼻中隔偏曲,嵴,距狀突;3鼻腔,鼻竇,鼻咽部腫瘤.全身病因:凡可引起動脈壓或靜脈壓增高,出血凝血功能障礙或血管張力改變的全身疾病,均可引起鼻出血.
2015-12-11 22: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流鼻血有可能是因為空氣比較干燥,鼻粘膜也比較干燥,脆弱,容易出血.或者是因為一些辛辣物質的飲食問題而引起的.如果是鼻子本身的出血,是可能患有其它疾病.如果經常流鼻血的話,建議去醫院做個詳細的檢查,確診治療。平常多注意保持室內的濕度。
2015-12-11 22: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造成鼻出血的原因有很多,鼻出血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又稱鼻衄。其病因可歸納為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1.局部原因:(1)鼻部受到外傷撞擊或挖鼻過深或挖鼻過重。(2)鼻中隔彎曲或有嵴、距狀突,因局部粘膜菲薄,受空氣刺激后易于出血。(3)患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者易出血。(4)數病例是由鼻腔、鼻竇或鼻咽部腫瘤引起出血,如血管瘤、惡性腫瘤等。2.全身原因:(1)動脈壓過高,如高血壓、動脈硬化。(2)靜脈壓升高,如二尖瓣狹窄、肺水腫等。(3)患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4)血液疾患,如白血病、血友病、各種紫癜等。(5)肝、脾疾患及風濕病。(6)磷、砷、苯等中毒可破壞造血系統功能引起出血。(7)代償性月經。建議到醫院檢查具體原因以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
2015-12-11 17: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