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障性貧血的治療
醫生您好,我老公于2003年11月查出了慢性再障,經過一年的治療,主要吃康力龍,再障生血片后,紅細胞達到3.8,白細胞2.5,血紅蛋白120,血小板45,之后又吃了近2年的藥,紅細胞變為3.0左右,白細胞變為3.0左右,血紅蛋白110左右,血小板幾乎沒長,后來停了近1年的藥,現在又開始單純吃中藥,1個月后檢查,紅細胞3.5,白細胞3.5,血紅蛋白110,血小板33。再障性貧血的治療如何?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再障性貧血的治療。癥狀就是貧血啦,這個就不贅述了,慢性再障一般治療周期都在四年左右。再障費用.就我而言,現在已經花了有15萬左右了吧,當然采取的都是一些保守治療。我06年確診為慢性再障,期間到處求醫問藥,期間也曾多次輸血。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直到去年,我依然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終于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方子;黃鼠狼,去尿筋,(就是很臊的那部分),保留內臟,等風干的差不多了,用新小瓦(就是以前蓋房子用的藍色的瓦)在火上焙干,用藥碾子碾碎,就可以了.口服,每次一匙左右,日后可加量。再配以以下幾種藥,很快就能見"
2015-12-12 05: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再生障礙性貧血”。伴有胃酸缺乏和脊髓側柱、后柱萎縮,病程緩慢;造血功能障礙引起的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AA,簡稱再障),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細胞、造血微環境損傷以及免疫機制改變,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現以全血細胞(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理變化主要為紅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說原來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數量越大則貧血越嚴重。根據起病緩急、病情輕重、骨髓破壞程度和轉歸等,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型。在我國經部分地區調查,每10萬人中有1.87~2.1人發病,與日本報道的發病率相近。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男性多于女性。急性型與慢性型病例的比例為1∶4.6。再生障礙性貧血似屬中醫學“虛勞”、“虛損”及“血證”的范疇。以往認為是不治之癥,經過40多年來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實踐,對其預后已有改觀。據調查,平均死亡年齡延長,病死率下降,患病率增高。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要注意防止交叉感染,盡量不要去公共場所。住房要通風。忌服合霉素、氯霉素、磺胺類、退熱止痛片等抑制骨髓的藥物。
2015-12-12 02: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再障性貧血的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系多種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礙,導致紅骨髓總容量減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再障的發病可能與藥物,化學毒物,電離輻射,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關,治療包括病因治療支持療法和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恢復的各種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為主,輔以其他綜合治療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滿意療效,不少病例血紅蛋白恢復正常但血小板長期處于較低水平,臨床無出血表現,可恢復輕工作急性型預后差,上述治療常無效,診斷一旦確立宜及早選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等治療.慢性再障主要治
2015-12-12 01: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繼續藥物治療沒有太好的辦法
2015-12-11 13:1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它們有本質的區別。再障是造血系統造血功能停滯或降低,表現各種血細胞都減少,治療方法主要是激素和中醫中藥,治根的方法是骨髓移植,但成功率不高。再障分為急性和慢性的。急性再障起病急,病程快,短期死亡率幾乎到了80%以上。慢性再障病情進程慢,患者可以病存活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白血病是造血系統惡性腫瘤,號稱“血癌”。它是以早期的、不能向成熟分化的幼稚的造血干細胞大量累積而發病的。這就是它和再障的本質區別。再障是造血系統衰竭,白血病是造血系統極度活躍,產生大量不成熟的白細胞。
2015-12-11 12: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