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致癲癇,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歲核磁共振檢查海綿狀血管瘤.9月至12月出現三次癲癇癥狀發作時間在凌晨4時-7時.咬牙,眼上翻,抽動,1分鐘意識不清,過后頭痛,頭暈,嗜睡.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未治療.病灶深.手術風險大.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綜合考慮,給予正確的治療方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海綿狀血管瘤引發癲癇,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病情嚴重程度、病灶位置、患者身體狀況、治療風險和預后效果等。 1.病情嚴重程度:若癲癇發作頻繁且癥狀嚴重,可能更傾向于積極治療。反之,發作較少且癥狀較輕,可先觀察。 2.病灶位置:病灶較深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可能會優先考慮非手術治療,如藥物控制。 3.患者身體狀況:患者身體良好,對手術耐受度高,手術可能是可行方案。若身體較弱,藥物治療可能更適合。 4.治療風險:評估手術可能帶來的并發癥,如出血、感染等,權衡風險與收益。 5.預后效果:預測不同治療方法對控制癲癇發作、改善生活質量的長期效果。 總之,對于海綿狀血管瘤導致的癲癇,治療方案應綜合多方面因素謹慎制定,同時患者需密切配合醫生監測病情變化。
2025-01-09 21: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情分析:海綿狀血管瘤是在出生時即出現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稱為靜脈畸形.血管損害一般發展較慢,常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顯.大多數靜脈畸形呈海綿狀,故名治療方法A.硬化劑局部注射.常用硬化劑如魚肝油酸鈉,脲素,平陽霉素等化療藥物,及高滲氯化鈉,中藥制劑等,均有相似結果.該治療操作簡易,設備要求低,故應用十分廣泛B.銅針留置銅針置入瘤體后,電荷的作用使血液中的固體成分凝集于銅針四周誘發血栓形成,閉塞血管瘤內血竇和與之相通的血管,瘤體消退C.激光治療D.手術治療
2015-12-12 10: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海綿狀血管瘤可發生在人體任何部位包括內臟兼有擴張性及浸潤性生長的特點既能毀容又可造成器官的功能障礙治療上不能等待應盡早采用各種方法積極進行治療.硬化劑局部注射.常用硬化劑如魚肝油酸鈉脲素平陽霉素等化療藥物及高滲氯化鈉中藥制劑等均有相似結果.該治療操作簡易設備要求低故應用十分廣泛.硬化治療需要耐心的觀察和長期的堅持難以在短期內達到理想而持久的效果甚至有可能持續終身.對于局限性的血管瘤可以安全切除效果也理想.較大或估計較深的血管瘤如經術前靜脈造影超聲及磁共振檢查充分了解病灶的分布和血流動力學情況準確估算失血量并確定補充方法后手術根治有時也是有可能的.對一些范圍很大部位較深的海綿狀血管瘤也可考慮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待術后再結合其他治療有時也能得到比較滿意的結果創面可以采用植皮或皮瓣修復.
2015-12-12 07: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海綿狀血管瘤? 海綿狀血管瘤(cavemous angioma,CA)又稱海綿狀血管畸形(cavenousmalformation),指的是眾多薄壁血管組成的海綿狀異常血管團,位于皮膚及黏膜下,是一種血管畸形,常在出生時或生后不久發病,呈大而不規則的結節狀或斑塊狀柔軟腫物,表面皮膚可以正常,淡紫色或紫藍色,指壓后可以縮小。多發生在女性,女性發病比男性多2~3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