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側盆腔骶前腫瘤的診斷與治療相關疑問
發病時間及原因:07年懷孕時檢查就說長了一個東西,醫生一直診斷說是子宮肌瘤,大小5.4左右,醫生建議剖腹產一塊手術,08年剖腹產時醫生說找不到了沒有肌瘤了,醫生說了沒有我也就沒有懷疑了,09年去醫院檢查身體又發現有了,長到了6.0左右,醫生診斷的還是子宮肌瘤,一直以為就是子宮肌瘤覺得不是很大的手術,沒有太過的擔心和治療,2010年考慮到還想要一個孩子,前幾天打算去醫院做海扶刀刀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時,做了一次核磁共振,醫生看完片子說不是子宮肌瘤,懷疑是腹膜后腫瘤,心情一下子跌到了低谷,核磁共振的診斷報告是左側盆腔骶前可見6.2#6.1CM大小等T1長略斷T2信號腫塊影,DWI呈高信號,動態增強掃描動脈期病灶內實性部分可見中度不均勻強化,靜脈及延時期呈漸進性強化,邊界清晰,周圍血管受壓改變,局部呈抱球爭像,子宮后傾,宮腔未見明顯明顯擴張,結合帶顯示清晰,子宮肌壁間信號不均勻,雙側附件略增大,膀胱充盈不佳,盆腔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盆骨諸骨未見明顯異常信號影影像診斷及建議;左側盆腔骶前富血供腫瘤,良性或者低度惡性,間質瘤可能性大,不完全除外神經源性腫瘤到目前為止身體沒有任何不適的情況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左側盆腔骶前腫瘤的診斷較為復雜,涉及多種檢查方法和癥狀判斷。治療方案也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腫瘤性質、患者身體狀況等。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手術、藥物治療等。 1.腫瘤性質判斷:通過核磁共振等檢查,初步判斷為富血供腫瘤,良性或低度惡性,間質瘤可能性大,不完全除外神經源性腫瘤。但最終確診仍需病理檢查。 2.癥狀表現:患者目前身體無任何不適,但腫瘤可能逐漸增大并壓迫周圍組織,導致疼痛、大小便異常等癥狀。 3.檢查方法:除了核磁共振,還可能包括超聲、CT 等,以更全面了解腫瘤情況。 4.治療選擇: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切除腫瘤以防止其進一步發展。對于不能手術或術后的患者,可能會使用藥物治療,如靶向藥物伊馬替尼、舒尼替尼等。 5.術后康復:術后需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定期復查,觀察有無復發。 總之,對于左側盆腔骶前腫瘤,應盡早明確診斷,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做好術后的康復和隨訪。
2025-01-09 20:4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腹膜后腫瘤都應行剖腹探術,良性腫瘤應手術切除,如與重要組織粘連,不能完整切除時,可作包膜內切除術。對能手術切除的病例,應用抗生素抗感染(第三代頭孢抗菌素),加強支持治療(包括特需藥物)以促進術后恢復。 2.惡性腫瘤無遠處轉移者,應爭取根治性切除,不能切除時,根據活檢結果選擇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治療。 3.對癥支持治療。 外科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通常腫瘤長到一定程度始被發現,當腫瘤包繞重要血管、神經時,處理非常棘手。因此,術前寧可把困難想得多一點,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一些,如腸道準備、血管吻合材料和器械的準備等。術中首先要確定腫瘤的良惡性,必要時行冰凍切片檢查。其次確定腫瘤的切除范圍,腫瘤能切除者應爭取整塊切除,忌作分塊切除和殘留部分腫瘤組織。如腹主動脈壁有部分缺損時,應用修補或用人造織物加固,以免術形成個性動脈瘤破裂。腸系膜上動脈主干需同時切除時,可行脾動脈腸系膜上動脈吻合,或腹主動脈、髂總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搭橋吻合,腫瘤侵犯下腔靜脈時,如范圍局限,可切除部分靜脈壁,用自體頸內靜脈片修初。有時可行肝下腎靜脈段下腔靜脈切除,同時切除右腎,結扎左腎靜脈根部,依靠左腎靜脈的側支仍可保存左腎功能。嗜鉻細胞瘤切除,術中特別要注射控制血壓和補充血容量。 有些原發的未分化癌、淋巴腫瘤,術后尚可行放射治療。惡性淋巴瘤則可行化療。
2015-12-12 13: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對于你的情況,暫不能明確診斷,必要時考慮進一步檢查,及時處理。建議如下:首先,保持良好心態;第二,注意考慮結合CT檢查,明確診斷;第三,避免延誤病情,同時不要過度緊張。祝好。
2015-12-12 00: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