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雞精和味精在成分、來源、鮮味程度、適用菜肴、安全性等方面存在區別。 1.成分:味精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雞精則含有谷氨酸鈉、核苷酸、鹽、糖、雞肉粉等多種成分。 2.來源:味精通常是通過微生物發酵糧食制成;雞精是在味精基礎上添加多種配料加工而成。 3.鮮味程度:味精的鮮味較單一;雞精的鮮味更豐富、濃郁。 4.適用菜肴:味精適用于多數家常菜;雞精更適合用于湯類、燉菜等。 5.安全性:正常食用二者一般對人體無害,但過量都可能帶來不適。 總之,雞精和味精各有特點,消費者可根據個人口味和烹飪需求選擇使用,但都應注意適量。
2025-01-09 18: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味精是一種增鮮味的調料,炒菜、做餡、拌涼菜、做湯等都可使用。但如果不遵守使用規則,不僅達不到理想的調味效果,甚至會產生副作用,所以在烹飪當中使用味精要注意:1.不要在滾燙的鍋中加入,而要在菜肴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于120℃時,會變為焦點谷氨酸鈉,食后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2.不宜在酸性食物中添加味精,如糖醋魚、糖醋里脊等。味精呈堿性,在酸性食物中添加會引起化學反應,使菜肴走味。3.在含有堿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堿會化合成谷氨酸二鈉,會產生氨水臭味,使鮮味降低,甚至失去其鮮味。4.注意咸淡程度。如果太咸,味精就可能吃不出鮮味,食鹽與味精的比例在3:1或4:1范圍內,即可達到圓潤柔和的口味,作涼拌菜時宜先溶解后再加入。
2015-12-12 11: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因為味精的溶解溫度為85℃,低于此溫度,味精難以分解。5.高湯、雞肉、雞蛋、水產制出的菜肴中不用再放味精。6.孕婦及嬰幼兒不宜吃味精,因為味精可能會引起胎兒缺陷;老人和兒童也不宜多食。患有高血壓的人如果食用味精過多,會使血壓更高。所以,高血壓患者不但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而且還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
2015-12-12 06: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