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 26 周胎兒肺囊腺瘤,曾不良孕史,需何檢查
32歲,孕26周,B超檢測胎兒左肺增大回聲彌漫性增強,心臟向右下偏移,胃泡下移,范圍2.8*2.7*3.2。考慮胎兒肺囊腺瘤。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我和老公是再婚家庭,再婚前我有一個健康的男孩兒,老公有一腦癱的女兒,由于家人疏忽,女兒于5歲時死了。和現在的老公結婚后08年7月份懷孕5個月時查出胎兒多囊腎,引產。我們是不是還需要再做其它必要的檢查?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胎兒出現肺囊腺瘤,且有不良孕產史,需要進行多項檢查,包括染色體檢查、病毒檢測、免疫相關檢查、超聲隨訪、夫妻雙方基因檢測等。 1.染色體檢查:排查胎兒染色體異常,如染色體數目和結構的改變。 2.病毒檢測:如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等,確定有無病毒感染影響胎兒發育。 3.免疫相關檢查:了解母體免疫狀態,看是否存在免疫因素導致的不良妊娠。 4.超聲隨訪:密切監測胎兒肺囊腺瘤的變化,評估其對胎兒的影響。 5.夫妻雙方基因檢測:查找是否存在遺傳基因問題,為后續生育提供指導。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進行全面的檢查有助于明確原因,采取合適的措施,保障胎兒的健康和未來的生育質量。
2025-01-10 11:1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汪敏 主治醫師
浙江工業大學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手術只能切除表面的腫瘤,而切不掉腫瘤下面的千萬條的毛細血管(腫瘤的根基),所以手術及化療都只能消除表面的腫瘤,不能根治腫瘤,建議患者通過純天然的中草藥治療效果比較好,見效快,對肺癌有特殊的療效,而且安全,不會對身體產生任何的傷害及毒副作用,能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治療的。
2015-12-12 23: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支氣管類癌又稱類癌型腺瘤占原發性腫腫瘤的1%~7%,占支氣管腺瘤的80%~90%。好發于大的支氣管。來自支氣管壁的kulchitsky細胞。80%為中央型,只有1/5發生在亞段以下的周圍支氣管。腫瘤傾向于支氣管粘膜下生長。若向管腔內生長,則多形成表面光滑、血管豐富的息肉樣腫塊,阻塞管腔,可引起阻塞骯氣腫,肺不張或肺炎,甚至肺膿腫;若向管壁內、外生長,則可形成典型的啞鈴狀腫塊。本瘤多數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或淡紅色,與周圍肺組織分界清楚,易與肺剝離。亦可突破包膜呈浸潤性生長。不典型類癌患者70%有局部淋巴結、肝或骨轉移,而典型類癌遠處轉移率低于5%。
2015-12-12 20: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腺樣囊性癌原稱圓柱瘤,占支氣管腺瘤10~15%。發生于氣管或隆凸,及大支氣管。可局部浸潤,也可遠處轉移至肝、腎等器官。粘液上皮樣瘤源于大支氣管的粘液腺,是種罕見的腫瘤,約占支氣管腺瘤的2%~3%。一般呈無蒂的支氣管內腫塊生長,可阻塞管腔并侵犯局部。支氣管腺瘤占肺部良性腫瘤的一半,多發生于30~40歲,女性較多。發生于支氣管黏膜腺體,發生于末梢支氣管者稱為肺內腺瘤。右側多見,其中以右肺下葉支氣管最多見。因腫瘤組織富含血管,故臨床表現有慢性咳嗽、反復咯血。腫瘤增大可引起阻塞,在遠端繼發感染,而有發熱、咳嗽、咳痰等癥狀。鑒別診斷:①肺結核球;②周圍型肺癌;③肺錯構瘤。手術切除為根治療法。
2015-12-12 15: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