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耳根間歇性疼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耳部感染、神經痛、外傷、耳部腫瘤、耳部周圍組織炎癥等。 1.耳部感染:如中耳炎、外耳道炎等,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癥狀包括耳部疼痛、發熱、流膿等。治療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神經痛: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或枕神經痛等,疼痛呈電擊樣、刺痛??墒褂脿I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維生素 B12 等。 3.外傷:耳部受到撞擊、擠壓等可能導致疼痛。需注意休息,避免進一步損傷。 4.耳部腫瘤:良性或惡性腫瘤都可能引起疼痛,往往還伴有其他癥狀。明確診斷后,根據腫瘤性質采取手術、放療或化療等。 5.耳部周圍組織炎癥:如腮腺炎、淋巴結炎等,炎癥擴散可能波及耳部。治療以抗感染為主,可選用頭孢克洛、阿奇霉素等藥物。 耳根疼痛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病因后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注意耳部衛生,避免挖耳等不良習慣。
2025-01-09 20: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周圍神經病變引起并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稱為神經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癥狀性)神經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常以病變所涉及的周圍神經來命名.其他局部病變刺激末梢感受器引起的局部疼痛和中樞神經系統感覺傳導通路病變所致的軀體痛,一般不屬于神經痛的范疇.癥狀可能的病癥 ·面部,咽喉部,枕部的神經痛 ·肩部或上肢的神經痛 ·胸部的神經痛 ·腰腿或下肢的神經痛 ·肢體外傷后發生的神經痛及神經病變·肢體外傷后發生的疼痛,痛覺過敏,感覺過敏;初期疼痛局限于外傷部位或受傷神經的分布區,隨后可擴展到整個肢體;除疼痛外尚可有血管舒縮障礙(開始為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溫暖而干燥,后變為血管收縮皮膚水腫,紫紺,變冷)以及出汗過多或過少,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的營養改變,骨質疏松等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放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有些人,當洗臉,刷牙或進食進,會突然感覺一側顏面部的劇烈性閃痛,持續約幾秒鐘,難以受.有些人在吞咽,說話,轉頸時,誘發一側或雙側頸痛,持續數日或數周后緩解,疼痛還可由咽部向后放射.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叫做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都包括在神經痛范圍內. 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癥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并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由于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后,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三叉神經痛,以第2支疼痛較多見,年齡以40~50歲為多.病人出現一側顏面部驟然發作性閃痛,為時數秒到十幾秒.自述似,燒灼樣疼痛,難以忍受.常于發作時間用手搓揉痛側顏面,以期減輕疼痛.由于經常揉搓,顏面部皮膚變粗糙,有時可有眉毛脫落.發作時間有間歇,間歇時間長短不一,輕者可數日或數周發作一次,出現較長時間的間歇.疼痛可因洗臉,刷牙,進食等動作而誘發.治療一般以維生素肌注營神經,或手術切斷神經等等. 坐骨神經痛,其疼痛發作可沿臀部,股骨后側,小腿外側,足背等呈放射性疼痛,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下肢肌力減退,跟腱反射減低或消失,當足拇趾向體側后曲時,減少腰部與患肢活動,或點按環跳(股骨大轉子高點至尾骨連線外1/3與內2/3交界處). 肋間神經痛,可由肋骨骨折,胸椎轉移性癌,帶狀疹等引起.因帶狀疹引起的,可見到在此疼痛區域內的皮膚損害,有成堆的簇狀疹,皮疹間皮膚正常,嚴重時可有滲出或紅腫.因此治聞肋間神經痛時,應以治其原發病灶為主,其次可針對疼痛進行治療,以減輕局部癥狀. 看看有沒有屬于你說的那一種,然后再對癥下藥吧!
2015-12-12 15: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