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肉萎縮是一種常見的病癥,其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神經源性因素、肌源性因素、廢用性因素、營養不良性因素和缺血性因素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9-01-03 06:49
1.神經源性因素:支配肌肉的神經發生病變,如脊髓前角灰質炎、周圍神經損傷等,導致神經沖動無法正常傳導至肌肉,引起肌肉萎縮。常見藥物有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
2.肌源性因素:肌肉本身的疾病,如肌營養不良癥、多發性肌炎等,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代謝,造成萎縮。治療藥物包括潑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
3.廢用性因素:肢體長期固定不動或缺乏鍛煉,肌肉活動減少,逐漸出現萎縮。通過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改善。
4.營養不良性因素:蛋白質攝入不足或吸收障礙,導致肌肉營養缺乏而萎縮。需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肉、牛奶等。
5.缺血性因素:肌肉的血液供應不足,如動脈硬化、血管栓塞等,使肌肉缺血缺氧,發生萎縮。可使用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如丹參滴丸、銀杏葉片等。
總之,肌肉萎縮的原因多樣,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和康復訓練。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不良,肌肉體積較正常縮小,肌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神經肌肉疾肥大.肌肉營養狀況除肌肉組織本身的病理變化外,更與神經系統有密切關系.脊髓疾病常導致肌肉營養不良而發生肌肉萎縮.、
2015-12-12 09:4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肌肉萎縮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1、神經源性肌萎縮主要是脊髓和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見于脊椎椎骨骨質增生、椎間盤病變、脊神經腫瘤、蛛網膜炎、神經炎、神經叢病變、脊神經腫瘤、蛛網膜炎、神經炎、神經叢病變、神經損傷、脊髓空洞癥、運動神經元性疾病、格林-巴利綜合征、腦部病變和脊髓病變導致的廢用性肌萎縮癥等。2、肌源性肌萎縮常見于肌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性肌強直癥、周期性麻痹、多發性肌炎、外傷如擠壓綜合征等、缺血性肌病、代謝性肌病、內分泌性肌病、藥源性肌病、神經肌肉傳遞障礙性肌病如重癥肌無力等。3、廢用性肌萎縮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系由肌肉長期不運動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其他原因性肌萎縮如惡病質性肌萎縮、交感性肌營養不良等。
2015-12-12 05: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神經原性肌萎縮常見的原因為廢用、營養障礙、缺血和中毒。前角病變、神經根、神經叢、周圍神經的肌肉萎縮病變等均可引起神經興奮沖動的傳導障礙,從而使部分肌纖維廢用,產生廢用性肌萎縮。另一方面當下運動神經元任何部位損害后,其末梢部位釋放的乙酰膽堿減少,交感神經營養作用減弱而致肌萎縮。肌原性肌萎縮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還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帶或面肩肱型的肌營養不良患者,通過形態學檢查證實為脊髓型肌萎縮。肌無力臨床表現為全身骨骼肌肉均可受累,但以眼外肌受累最為常見。眼外肌受累具體表現為眼瞼下垂、復視等,或全身肌肉同時受累,疲勞后加重,休息后部分恢復,朝輕夕重。受累肌群的范圍和程度變異很大。
2015-12-12 03: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