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大波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耳鼻咽喉科(睡眠學)
-
3歲小孩常打呼嚕,可能是疲勞、鼻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肥胖等因素所致。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01-02 17:04
1.疲勞:孩子白天活動量大,過度疲勞,偶爾會出現打呼嚕。
2.鼻炎:鼻腔炎癥導致鼻腔堵塞,氣流不暢,引起呼嚕。
3.扁桃體肥大:扁桃體增生,阻塞呼吸道。
4.腺樣體肥大:腺樣體增生影響呼吸。
5.肥胖:脂肪堆積,壓迫呼吸道。
如果孩子常打呼嚕,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引起椎-基底動脈血流減慢的原因有:1.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時血流通過受阻,導致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2,頸椎病,頸椎可壓迫椎-基底動脈使血流通過受阻,導致血流速度減慢.3.高血壓,血脂高,血液粘稠,也可時通過椎-基底動脈的血流減慢.4,椎-基底動脈里有血栓,狹窄椎-基底動脈血流減慢很容易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為,眩暈,惡心,嘔吐及構音障礙,這些癥狀是由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腦干,小腦及部分大腦組織的可逆性功能障礙引起的.建議您積極治療,如果有頸椎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原發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降血壓,降血脂等.如果有椎-基底動脈的血栓形成要進行溶栓治療,如阿司匹林,血栓通等藥物治療.如果有神經受損還可營養神經治療,如托普優等.明確病因,并積極治療原發病,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癥狀.
2015-12-12 19: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考慮是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椎基底動脈是腦的重要供血動脈,如果各種因素引起血管狹窄,血栓形成或者血液粘滯度高,都可以引起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現象.如果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以及血管炎癥導致椎基底動脈系統的血管管腔狹窄,血栓形成引起的椎-基底動脈血流速度減慢,需要進行針對各種危險因素進行治療,如降壓,降糖,降脂;頸椎病導致頸椎橫突孔狹窄,壓迫椎動脈,需要治療頸椎病.飲食上注意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
2015-12-12 09: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慮是腦供血不足引起的頭暈,頭痛癥狀,是由于椎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腦供血不足你好,建議到醫院給予舒血寧注射液,丹參注射液等藥物點滴治療,同時給予西比靈膠囊,尼莫地平片藥物口服治療
2015-12-12 02: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動脈尖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兩組,即中腦和丘腦受損的腦千頂端梗死和顳葉內側面、枕葉受損的大腦后動脈區梗死。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以突發頭暈為首發癥狀,并出現較快恢復的意識障礙,而無明顯的運動與感覺障礙,伴有瞳孔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垂直注視麻痹,須考慮為TOBS。如伴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可能性更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