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母細胞瘤怎么治療
姑姑因為頭痛去醫院就診,結果確診為髓母細胞瘤,那天聽那個小護士說這種病很難治,好像只能采取手術,而且治療后也不一定效果好,現在我們家人和姑你他們都很擔心,姑父這兩天眼睛都腫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斌 主治醫師
滁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骨外科
-
患者好,一般建議先手術,手術后建議采用中醫中藥來治療,根據患者具體的病證、病理類型、病位的不同采用個體化的治療。同時應用專門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部位的癌細胞的中藥進行靶向治療,是中藥抗腫瘤的有效成分到達腫瘤的部位,同時遏制腫瘤的供養血管再生,阻斷血供。使腫瘤細胞缺血壞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身體若有不適,請及時到醫院就診。
2019-01-27 18:29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根據你的病情分析典型髓母細胞瘤一般直徑大于3.5cm,位于后顱凹中線之小腦蚓部。累及上蚓部的腫瘤延伸到小腦幕切跡之上,在頭顱CT上87%呈現為均勻一致的高密度影,10%為等密度病灶,病灶中有小壞死時,平掃亦可呈不均勻之混雜密度,少數有鈣化,偶可呈低密度囊性變。你好建議您促進身體提高抵御癌瘤的免疫力:提高免疫系統功能最重要的是:飲食、鍛煉和控制煩惱,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可幫助我們遠離癌癥。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和適宜的體育鍛煉可以使身體的免疫系統處于最佳狀態,對預防腫瘤和預防其他疾病的發生同樣有好處。
2015-12-13 00: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因為頭痛去醫院就診,結果確診為髓母細胞瘤,采取手術,而且治療后也不一定效果好。由于腫瘤屬高度惡性,加之腫瘤邊界不十分清楚,故手術后易復發。主張手術盡可能多切除腫瘤至少做到使腦脊液循環阻塞恢復通暢。
2015-12-13 00: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膠質瘤手術后防止復發還是國內外現代醫學公認的難以解決的問題,一般治療多數只能是改善癥狀,減少放化療的副作用而已。可是有效的中醫中藥治愈顱內惡良性腫瘤的病例并不少見,治療產生理想效果的病人很多,有的病例由于腦膠質瘤生長位置不好,手術無法切除,經過有效的中醫中藥治療后,腫瘤可以縮小甚至完全消失而治愈,人參皂苷Rh2療法便是其中的一種。**(人參皂苷Rh2)膠囊是人參中的稀有抗癌活性成分,具有抑制癌細胞生長增殖,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復發轉移等主要功能。選用人參皂苷Rh2,還可以使病人食欲增加、血小板、白細胞數量恢復正常,極少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同時還有止痛、安眠等良好功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腦膠質瘤病人始終保持正常的體力,順利完成各項治療,是目前很多患者的首選輔助治療產品。
2015-12-12 18: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可以采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鞏固治療.西醫放化療可以迅速作用于局部或全身,近期治療效果較好.但是放化療毒副作用也很大,它們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殺傷正常組織的細胞,而這些細胞與組織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統,破壞了人體的免疫系統,癌細胞就可能迅速發展,導致病情加重,甚至縮短患者的生命.因此,要同時配合中醫動態的療法治療,中醫中藥有扶正固本,補氣養血,軟堅散結的功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循環,緩解放化療毒副作用,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達到徹底康復的目的
2015-12-12 14: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主要是手術加放療.手術行后顱凹正中開顱,肉眼下將腫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使梗阻的第四腦室恢復通暢.術后放療是十分重要的措施,通常要在瘤床,全腦及脊髓進行照射,對治愈或延長生存期有很大幫助.早年髓母細胞瘤預后極差,近十余年來隨著術后充分的放療,使其生存期已大大延長,Berry報告5年生存率為56%,10年生存率為43%.
2015-12-12 08: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髓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又稱為成神經管細胞瘤,發生于原始髓樣上皮,細胞形態很像胚胎期的髓母細胞,因而得名。髓母細胞瘤一般起病急,病程短。這種起源于胚胎殘余細胞的腫瘤占全部腦腫瘤的l.4%,占腦膠質瘤的7.5%,是顱內腫瘤最惡性的膠質瘤之一。、絕大多數發生于兒童,特別是10歲左右的兒童,偶見于成人。 查看全文»